一。
不知道你們看電影是不是帶着迷惑去看,很想知道這部劇到底是在說什麼,亦或者想知道電影故事當中的人物關系。
如果成功猜中電影裡的人物關系,總會覺得自己看透了這部電影。
可是王家衛的電影好像總是讓人意外,總是讓人想不到這個人物的結局或者是關系。
《東邪西毒》這部電影已經有25年了,别人說起這部電影,我也隻知道它是王家衛早些時候的作品。
前些天我立下flag,要把哥哥的電影都看一遍,這幾天我在想,要看哪一部片子比較好。
《東邪西毒》的那句“有些人是在離開之後,才會發現那個人是最喜歡的”,

還有張曼玉在電影裡面的那句“他從來都沒有說過愛我”台詞,讓我決定我要看這部電影。
有些人會因為一句台詞去看一部劇,或者是一部電影,大概我就是這樣的人吧。
看電影的時候我會特别好奇,為什麼電影的名字要起這個,看《東邪西毒》的時候也不例外。
原來東邪西毒是兩個人的名字,或者說,是代表着兩個人物,而電影說的是他們的故事。
王家衛的電影是不是都是這樣,特别喜歡讓人覺得看不懂這部電影。
但是我能确定的是,王家衛的電影很喜歡有旁白。
我也很喜歡有旁白,這樣我才會覺得我不像是在看電影,我是在看一個故事。
二。
《東邪西毒》不是在講兩個人的故事,是在講好幾個人的故事。
電影快看到末端,我想要将電影裡面好幾個人物寫下來,串串他們幾個人之間的關系。
這也是看電影的一個樂趣,不去看劇透,甚至不去理解這部電影,就這樣茫然地去看。
陳奕迅有次采訪說過,他以前聽音樂很喜歡買CD,但是在CD店裡有很多歌手的CD,所以有些歌手沒有辦法被介紹。
他喜歡挑CD的那種感覺,因為有時候會遇到你不認識的外國歌手,你不知道他唱得好不好聽,隻看名字你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喜歡的音樂。
你就是憑感覺去挑一張你喜歡的CD,就好像是在賭,賭能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
《東邪西毒》算是一部我去“賭”的電影,我隻知道它是誰拍的電影,有誰參演,有兩句吸引我的台詞。

看完電影我其實有一陣迷茫,我隻能重新去梳理電影的人物,去仔細想想,原來他們之間是這樣的關系。
迷茫完之後,我想給電影一個評價,但是我不知道它屬不屬于好看。
微信公衆号有個很吸引我的地方,每個圖文右下角有個“在看”,一開始是點贊,然後變成“好看”,到現在是“在看”。
在圖标是“好看”的時候我隻會給看完文章第一反應就是好看的文章點“好看”。
如果這時候這部電影也有一個圖标,我倒是希望我想給它點“在看”。
不是這部電影真的不好看,隻是我說不出來它好看在哪裡。
演員演得很好,王家衛拍的很有意思,台詞也寫的很深刻很好。
但是組合起來,我反倒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好看了。
三。
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總是會說一些公衆号的文章寫的真好看,要是我能夠寫得好能夠加入他們就好了。
朋友問我,他們哪裡寫的很好,為什麼你會覺得寫得好。
我突然答不出來。
也有朋友說我的文章其實還是寫的很不錯,樸實的文字看起來很舒服,很寫進人心。
我後來發呆的時候在想,我覺得寫得好的文章除了能夠引起共鳴之外,是不是和朋友說的那樣,樸實的文字讓人看起來很舒服,很寫進人心。
我想應該是的。
我上過幾節新媒體的課程,授課的老師說,總是有人問他文章要怎麼寫才能夠寫得好。
有沒有什麼技巧能夠讓文章變得更好。
新媒體課程的授課老師都說,我沒有什麼技巧可以傳授給你們,你們隻能多寫。
還記得雜亂的主編問過想進入新媒體行業的夥伴,你們寫了多少字,有十萬字了嗎?
沒有的話,怎麼證明你們真的有能力寫文章。
其實就算我已經寫到了十萬字,我也不能夠真的證明我會寫文章。
就像王晶一樣,就算拍了幾十部電影,他的電影也始終會被不少人說是爛片。
朋友跟我說,學習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就像她老師說的,拍電影也有很大的學問。
要想拍電影,你要學會拍電影,多去看電影。
第一遍是看故事内容,第二遍是看這部電影是怎麼拍的,第三遍去分解為什麼這個鏡頭要這樣拍。
那寫文章,也要多去看書,第一遍看故事内容,第二遍看文章用了什麼手法,第三遍看某些部分要用什麼手法。
朋友跟我講完之後,看電影的時候總是會想到為什麼這個鏡頭要這樣拍,寫文章的時候也會想着這裡要怎麼寫。
四。
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是會走神,就是因為會想很多,想到這個鏡頭為什麼會這樣拍。
不過我也總是會被台詞拉回來。
《東邪西毒》裡面真的有很多好的台詞,很多台詞都能夠被撰寫成一篇文章。

洪七走之前,說不知道過了這個沙漠後面是什麼地方,歐陽鋒脫口而出,不還是另外一沙漠。
歐陽鋒說,每一個人都會經曆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
可能翻過去,你會發覺沒什麼特别,再翻過來,會覺得這邊更好。




但是洪七不會聽,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走一走,又怎麼會甘心呢。
其實不隻是洪七,有許多人,甚至包括我,就算别人已經告訴自己前面有什麼,但自己不去看一眼,總是覺得前面還是模糊的。
歐陽鋒嫂子說,歐陽鋒從來沒有說過他喜歡我。
黃藥師說,有些話不一定要說出口。

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在愛情裡,如果對方沒有說過一句喜歡對方的話,總會覺得少了什麼。
但是在親情裡面,就像我爸,從我們懂事以來好像沒有聽過他說愛我們,但是又能感受到他的愛。
有些話其實不一定要說出口的,換個方式表達出來也是可以的。
其實到最後,歐陽鋒後悔了,而作為歐陽鋒的嫂子,也後悔了。


就像她說的,她一直都以為自己是那個赢的人,直到有一天照鏡子才發現,才知道自己輸了。
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候,最喜歡的那個人卻不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