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這是一部歐美電影
這幾天有幸看到了這一部電影,之所以說是有幸,那是因為我知道,要是在早一些日子,半年前一年前甚至更早,我肯定不會喜歡這一部電影
沒有很唯美的音樂,但是旋律很動聽
街頭落魄吉他手,遇上一個仰慕他才華的鋼琴女主,兩個人一起經曆一些東西,然後彼此墜入愛河,在決定是否要最終私奔的時候,女主的正牌老公回來了,給她帶來了一台她夢寐以求的鋼琴,然後生活一切恢複如常,就好像大風一過,蕩起的漣漪又逐漸恢複如常
平平無奇,甚至有點老掉牙的情節,一遍又一遍的上演,但是你确實能在這部片子裡面看到那一種細心,那一種細節,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生活的感覺和氣息
我想起了同類型的愛樂之城
去年我剛好就看過這一部電影,第1遍我跳着看,因為覺得太無聊了,但是看完以後我還是不明就裡,但是因為它的評分實在太高了,所以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又看了一遍,從頭到尾仔仔細細認認真真
但是我還是看不懂,我還是不喜歡這部電影
于是直到昨晚,看完曾經以後,我又跑去看了一遍愛樂之城
故事的結尾,女主走進了男主所開的名酒吧,像最初夢想的那樣,他有了他喜歡的酒吧,彈奏着他所愛的音樂,底下有一群崇拜他的聽衆,而女主也得到她想要的事業
電影的最後定格男主和女主相視一笑,默默無言
拜倫的詩:假使他日相逢,我當可以賀你?以眼淚,以沉默。
或許真的像底下最熱的評論那樣:這部電影真的隻能是在你傍晚以後迎着晚風聽着交響樂,開着車回家的路上,偶然路過一個小酒吧,你走了進去坐下來點了兩杯,然後遙想起某日的午後——,如果一切能重來,我願意推掉所有的面試,陪你去巴黎。
千方曆盡,人海浮沉,如果相逢不能恰逢其時,那麼相忘江湖,也不枉一個很美好的結局
初中去看了教父三部曲,老師說第1步前20分鐘,無論我怎樣硬着頭皮,我都實在沒有辦法看下來
後來到了高中,我重新看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第1部,而後我又瘋狂喜歡第2部第3部,我甚至為此買了原著,直到如今他們成為我最愛的電影以及書籍之一
别人晃蕩着酒杯,淡淡的呷着紅酒
别人站在一幅油畫面凝視許久
别人閉上眼睛聽交響樂
别人搖頭晃腦吟詩作對聲情并茂
你說别人都在裝,裝格調,裝文雅
但其實人家隻是在過一種理所不理解的生活而已,人家隻是在過一種你沒有機會過的或者是,你的層次還達不到的,又或者是你選擇放棄的生活而已
但是如果你說你要請我喝紅酒的話,我還是依舊會說不,因為我想痛痛快快,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以前有一個西班牙語的學姐教我一個詞sol
舌頭抵住上颚S
嘴巴圓起O
舌頭下彈L
S-O-L
這是後人瘋狂迷戀的洛麗塔裡面的一種典型問題——啊,洛麗塔,我的愛欲之火我的生命之光,舌頭微微頂住上颚lo,舌頭下放li,嘴巴微張ta,Lolita~
Sol, 在法語裡面是土地的意思,但是在西班牙語裡面卻是太陽的意思
你的太陽照在了我的土地上面,光芒萬丈
從這片土地裡面萌出的新芽,就是希望,就是以後無限的可能
隻不過這一些都是曾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