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上映,爺青回到彈幕數不勝數。的确這是我們所有人青春,我們都曾渴望自己就是被選中的孩子。

劇情其實可以說是很老套:反派因為對數碼寶貝的愛之深,當它逝去時無法釋懷,由愛生恨,從此走上了本身一條邪惡自己卻以為正義的道路。自诩可以拯救世界,卻最後經過主角的行為和語言忽然頓悟,變回真正的自己。咋麼樣,是不感覺很普通,但我卻沒拉過一次進度條,因為這部電影本身的立意很溫馨。

...


劇中一直強調因為主角的成長和可能性的變少,數碼寶貝會在主角們成人的時候離開他們。看劇的時候想,那為什麼不去增加主角的可能性,讓數碼寶貝可以和太他們一直在一起。甚至抱這結局一定是好的的想法,覺得太一他們最後一定會找到辦法和他們的數碼寶貝不分離。

但是細細想來,作者大大拍這部電影是給所有“被選中的孩子”拍的,是給我們拍的。劇中所以人都長大了,我們也長大了,數碼寶貝會離開他們打搭檔,而我們也終将不在年少。寶貝們不僅是在和他們打搭檔告别,同樣是在給我們告别。

...

...


我們不在是那個充滿可能性孩子,我們已經長大,太一他們是我們青春的标志,一直刻在心底。

可能多年以後的我們再在某個地方不經意聽到數碼寶貝的主題曲,腦海裡一定會反轉巴魯魯獸他們所有寶貝的各種形态,想起太一和亞古獸的告别,想起電影的最後一句話:我一定會去見你的。

是啊,我們這這一刻相遇了,還有和田光司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