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看《放牛班的春天》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第一次看時可能被影片裡的小帥哥、小朋友迷住,後來慢慢才發現正是這些孩子讓我們學會了真正的“為師”之道。

1.
故事發生在法國的一所寄宿學校裡,在這所外表看起來正常而自由的學校裡,幾乎每個學生都被當做是“問題少年”,他們調皮、搗蛋、惡作劇,甚至個别學生在“犯罪”的邊緣徘徊。
他們接受懲罰、教訓,很多孩子都出入禁閉數次,對于他們來說,壞孩子的固有觀念根深蒂固。
可就是這麼一個特别人的出現,一個富有才華但是失敗的音樂家,他讓孩子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而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馬修。
馬修是新來的音樂代課老師,在目睹了學校的管理模式後,他試着幫助孩子們“擺脫”所謂的懲罰,于是他組織大家建立起了合唱團。其實,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有專注的興趣,他們才不會肆意妄為。

雖然合唱團的成立過程中,受到了來自校長的專制管理、以及各色調皮學生的搗亂行為等的威脅,但是馬修老師慢慢地讓孩子找到了自信點,每個人都身體力行地融入集體,調皮搗蛋不再,更多的是乖巧懂事,這着實讓人很欣慰。
2.
前兩天受抖音的推薦,刷了一部很好看的韓劇《福秀回來了》,這是一部很溫馨的校園甜劇。
除了愛情,這裡面還有很多讓人暖心的瞬間。
其中就有一位特别優秀的樸老師,作為女主、男主、男二共同的老師,他扮演的不僅是教書的角色,更重要的卻是育人!
還記得一個特别暖心的小細節:
作為同事的女主送給老師的飲料上貼了一張溫馨小便簽紙,樸老師小心翼翼地撕下來貼到了自己的小筆記本裡。
其實老師慢慢往後翻的時候,我們發現他的本子裡不僅貼有學生們送給他的便簽,更有自己記錄的各種瑣事,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上帝視角”的人物。
而他後來在男二黑化的時候也慢慢地去引導和感化他,其實往往就是這些小細節就足以讓很多人記一輩子!
3.
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壞孩子,隻有世人眼光裡的“壞孩子”。
在《放牛班的春天》的最後,當老師在不英明校長的逼退之下憤然離職,當他提着行李走過教室窗口下方的時候,被困在教室裡的孩子們折起了紙飛機狀的“告别”!
雖然有人寫着“光頭老師再見”、雖然有的信錯别字百出…但那時從窗口飄落的紙飛機、那揮動起來的小手都是對馬修最好的禮物,以及最大的敬意!

4.
不同的年紀,不同的閱曆,讓我們對同一個事物、同一個觀念、同一個世界等産生了不同的認識和反應,孩子也是一樣。
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約束他們,因為我們直到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是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就像這世界萬般變化,隻有童真的世界永遠保持着童話和真摯。
童年的紙飛機,帶着我們回到最初,是我們對自由的向往,也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