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性戀”這個詞,我想問一問你們最早是從什麼時候知道的?我回憶了一下我對這個詞最早的認識大概就是小時候跟着爸爸媽媽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有聽到“斷袖”兩個字,那時候并不懂什麼叫做斷袖,但這兩個字曾的的确确的被印在了腦海裡。
随後,慢慢的長大,可認知的東西越來越多,也看到了更寬廣的世界,便知道了“同性戀”這個詞,也知道了斷袖就是同性戀的意思。很奇怪,當我第一次知道同性戀時,我既沒有感覺到吃驚,也沒有感覺到有所排斥,不吃驚于有人喜歡同性,也不排斥于世人所謂的“我覺得同性戀很惡心”也是在同時間我知道的第一個是同性戀的人便是張國榮,張國榮,一個很傳奇的名字,擁有這個名字的人也有着傳奇且短暫的一生。說實話,他之所以被現在的世人所尊敬着,緬懷着其實有很多原因并不是因為他的優秀,或是因為自殺給世人留下的歎惋,更多的便是因為他是一個同性戀,他離世前,曾有寫下過唐唐這個名字,這便是唐鶴德,那是他所喜歡的人呐。也曾看到過張國榮說過的話,他說“我不喜歡别人叫我張國榮,我更喜歡别人叫我哥哥,因為聽起來像親人”就是這樣溫柔至極的人啊,最後還是選擇了死在世俗的腳下,抑郁症的腳下,他未曾被那個時代的人偏愛着,卻成為了後人最緬懷的人

哥哥說:你中意女也好,男也好,同性也好
之後了解到有關同性戀的故事有來自發生在身邊的,我高中同學,且也是同一個寝室的女孩子,因為外貌姣好,形似一個酷男孩,會薩克斯,性格又好,所以身邊總是會接觸到很多很多且又不同的人。最記得,學校一有什麼活動她隻要參加了,等她下台,總有一些小迷妹會來問她要聯系方式,甚至也有人以為她是個男孩子。後來,有一次在寝室裡閑聊,她跟我們說,有一個比我們大兩屆的學姐找過她,還說喜歡她,這裡的喜歡并不是那種對她優秀的欣賞,而是感情上的喜歡,後來學姐問室友說她們能不能試試。那時候我并沒有感到很驚訝,相反寝室裡的其他人倒是感覺很驚訝,問她後來怎麼樣了,她說,那個女孩叫她去看一個電影是關于同性戀的,電影名字至今我已經忘記,隻記得當時是想看來着,可惜被封了,我也就無緣看到這個片子了……
那時候的我們都太單純,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同樣也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有會那麼多的抉擇,之後我再也沒有聽聞過有關她們的故事,隻是後來依稀感覺到她們成為了很不錯的朋友,同性戀的那個女孩已經畢業了,但是偶爾會給我們寝室的那個女孩送奶茶來,同寝室的女孩也在高三那年養起了長發……
之後一次聽聞有關同性戀便是身旁的好友對我說,“诶,你知道這屆補習班裡有一對百合嗎?聽說她們在廁所裡肆無忌憚的親了起來,被許多人看到了,也真夠惡心的……”我無言以對,隻是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不能包容他人……
在之後便是在今年這個超長寒假裡看了許多有關同性戀的影視以及有關的書籍,第一個值得說的便是巫哲的《撒野》,這本書算是打開了我對同性戀認知的另一扇大門,這本書裡面講了少年學霸蔣丞和鋼鐵小霸王顧飛的同性戀故事,書裡面講了他們肆無忌憚的愛情,以及那熱烈的青春,作者寫了很多有關生活成長的部分,至于世俗對同性戀的看法其實并沒有寫很多,唯獨有一部分是講蔣丞去讀大學時,其中一個舍友知道他是同性戀卻沒有排斥他,反而像正常人那樣見怪不怪,甚至還多了一份想要保護他秘密的情愫在裡面,最後的他們也終是在一起了呢。記得同名歌曲《撒野》裡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想一個眼神就到老,我想在你的眼裡撒野奔跑……”無論是怎樣的人,曆經了怎樣的磨難,最後遇見了,在一起了,便好。正如蔣丞對顧飛所說的那樣“希望我們能像對方一樣勇敢”
有些意外是是意料之中,有些意外是意料之外,而你,就是我的意料之外……



另外的影視作品便是台劇《越界》,由施柏宇等人主演的,還有便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越界》主要講了兩對同性戀的四位主人公,因為受傷不能打球而成為學校排球隊的教練邱子軒以及又酷又拽還有點中二的夏宇豪,劇中講了他們因為打排球而認識的一系列故事,記得在訓練時,夏宇豪隔着網親了邱子軒,還說“我知道我越界了,可我喜歡你……”當時的邱子軒并沒有給出夏宇豪答付,而是在生氣後慌張的離開,直到最後夏宇豪赢了球,邱子軒才答應了他,還說要幫他輔導作業,要讓他好好的畢業,另外一對便是文武兄弟了,王振武與王振文是由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組成一個家庭的兄弟,影視劇的開頭,弟弟王振文很讨厭一直跟着他的哥哥王振武,無論他到哪裡哥哥總是像跟屁蟲一樣跟着他,會幫他拎書包也會在他想要生事的時候及時阻止他,後來當他發現對哥哥的感情不是讨厭而是愛意,他覺得他厭惡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對哥哥說出“喜歡你”那樣的話,他能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真實的内心以及隻能默默的關注着他的一切,但他不知道的事,哥哥也同樣喜歡他,不是兄弟之間的喜歡,而是戀人之間的喜歡,哥哥為了他曾偷偷的拒絕了想要通過哥哥幫忙送禮物給他的女孩,最記得弟弟在趁哥哥睡覺時偷偷哭着表白了哥哥,他以為哥哥沒有聽到,可哥哥都聽到了,并在後來的表白中,哥哥說:“喜歡你,那樣的話,應該由我來說”也許,影視終将是影視,承載了太多了和諧與團圓,似乎“在一起”那樣的事是可以很簡單的,隻要有勇敢就可以。



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又似乎更與大衆視野相貼近,正值青春年少的埃利奧喜歡上了來美國遊曆的比他大六歲的意大利人奧利弗,故事就發生在那樣的盛夏,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時節。故事大概都是以好奇為開始,又以探索為發展,他們擁有了六個星期短暫戀愛,片尾,過了很多年以後,早已回到意大利的奧利弗給埃利奧打電話說“我就要結婚了,你不會介意吧……”你以為故事會以這樣的方式而結尾,其實并沒有,我覺得故事真正的結尾在于父親對埃利奧說的那段話,父親說“如何過好你這一生,都是你自己的事,慢慢的我們能給予的就越來越少了,隻要記着,你的心,隻有一次,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千瘡百孔了,至于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會沒有人願意去欣賞,現在伴随你的有痛苦,但還有快樂”
同電影的歌曲中mystery of love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愛終究有何不同不妥?”“這樣的愛情終究何時無疾而終”我覺得這樣的愛沒有不妥,這樣的會無疾而終,但是這樣的愛不會幹涸,無論怎樣。請把這愛的奧義永留心中,影片講述的是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隻是很感謝埃利奧生在了那樣的家庭,有那樣開明包容的父親,讓他能在十七歲懵懂又向往愛的年紀裡初嘗了愛情的禁果。



關于同性戀的故事,總是有太多太多支零破碎的例子,但是如若真正的放在世人眼裡,發生在你的周圍,世人或是你,又會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呢……
關于影視,我還想說說《想見你》,這個影視劇中,裡面有講王诠勝是個同性戀的部分,台劇是未删減的,但是當它在我們眼裡被呈現出來的卻是沒有這部分的,當然有很多人通過不同的途徑去看了那被删減掉的部分,我也是其中之一,看完那段被删減作品,最直觀的感受便是,怎麼會是這樣的清純與美好,絲毫沒有部分世人所覺得的種種惡心,片中王诠勝因為喜歡同性,還親了男同學,而被辱罵甚至是毆打,最後他也選擇了以自殺的方式去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知道是劇中的演員長的太養眼還是怎麼的,我總覺得當王诠勝對着同學微笑着說“我喜歡你”的時候真的太溫柔了,他在生命的最後說“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世界會有改變,不因為我喜歡誰,而在感到奇怪”不明白那段被删減掉的原因,但是還是想有想要更多人看到有關同性戀的東西,能夠正确看待他(她)們感情的想法。
有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同性戀不是不在等法律的認可,而是在等世人的認可,如若人性便是如此脆弱,我就不該去試探人性……
有一段時間,有意無意中看到了許多有關同性戀題材的影視和書籍,那時候總會在動态朋友圈發一些有關的東西,有一天我配了文字是,“我怎麼感覺我是個同性戀呢?”才發完,底下就有了評論 ,你就是個同性戀,那一刻,我突然很想極力的去解釋一些東西,卻又想了想,如果我急于去解釋那不是在說明我雖嘴上說對同性戀沒有看法,但實際上恐怖就不是如此了吧,出于這樣的想法,我沒有去解釋,哪怕說出這樣的話是來自于和我玩的還可以且還為同種性别的人,我都不想解釋,不能因為我穿着,行為有些男孩子氣就說我是同性戀吧,好吧,就算是,如果我同她們講了我是同性戀,那她們還會願意跟我玩嗎?我還挺想知道她們的答案呢。還有一次,就突如其來的想看看朋友們是怎樣對待同性戀的,我對一個玩的很好的女孩說了“你覺得同性戀怎樣?”剛開始的時候她說她絕對不能接受同性戀,我一下子就洩了氣,就連之後的話都有點不敢說下去,最後猶豫了好久,在我對她說完“原來他們不是在等法律的認可,而是在等世俗的認可”之後,我“嚴肅”的告訴她,我就是同性戀,那一刻,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她的震驚,在打了一連串的問号後,她問我:“你是不是喜歡上了誰了?”我沉默着,她又開始說了很多身邊有關同性戀的例子,她說她不支持但也不反對,但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她身上……會有失望也會有開心,開心她态度的轉變自己對我的包容,但是有失望的是多多少少每個人還是有那麼點會介意,或者說是别扭,同性戀是假,但性單戀是真的。我知道即便是抱着好奇的心裡去試探他人,都是是我的不對,何況人性也就那麼點,誰也經不起試探的。
是同性戀的人,大概也在為自己發聲,或流于世俗,又或死磕到底,大底是經曆了青春的震動,經曆了那樣的隐晦,也經曆了那麼某些瞬間的熱烈與勇敢……
陳粒敢于公開承認她出櫃,即便後來喜歡上男性,又将祝星歸于人海,她們還是曆經了那樣的轟轟烈烈的曾經啊,衆人皆知的戳爺,他也是同性戀啊,希望同性戀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公衆人物,因為備受矚目而才被包容認可,更多的是融入大衆裡的那些人能被世俗所認可,他們的生活不值得我們去關注,更不值得我們去評頭論足,因為同性戀,之餘本身就是稀疏平常的事啊。

記得在抖音裡看過一個關于同性結婚的視頻,婚禮地點是在靜谧蔥郁的森林裡,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視頻時,我在想,啊,怎麼會有那麼有格調的人會選擇在森林裡結婚,隻是有一點點不協調之處便是參加婚禮的人少之又少,後來看了全部視頻才知道,兩個女孩子由于世俗的不被認可,沒有人來參加她們的婚禮,加上攝影師策劃師那些,總到場的人隻有二十餘人,更令人難過的是,她們的父母并不同意她們的婚事,是身着婚紗的女孩的父親離世了,她們才敢結婚的,身着西裝的女孩對身着婚紗的女孩說“我們的婚禮沒人來參加,我們的愛情沒人認可,但是我還是依舊愛你,會勇敢走下去”身着婚禮的女孩泣不成聲,這大概是這世間最真摯最勇敢的愛了吧,挺過來的人,畢竟成為永遠,而沒挺過來的似乎總死在了悠悠衆口之下。
七堇年年少時分,也喜歡過是同性戀的男孩子呢,他是英語課代表還是什麼的,反正她為了他花了兩年去練好圓體字,想的就是用最好看的英文字體去寫一封情書給他,當她努力到能夠遞給他情書的時候,男孩子笑着告訴她,他喜歡的是男孩子,之後,七堇年也寫過一些關于同性戀的故事,但是大多都沒有逃離出世俗人的悠悠衆口……
白槿湖說“你可以喜歡男的,也可以喜歡女的,甚至可以喜歡同性”
張國榮說:“你中意男也好,女也好,同性也好,喜歡便好”
陳粒說:“我不是同性戀,隻不過我喜歡的人恰好是個女孩子罷了”
古人隐晦的說:“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能夠說說這些話的人大概都是溫柔之人了……
你喜歡的是男孩子,你喜歡的是女孩子,而同性之間的喜歡也跟你喜歡異性是一樣的呀,如若将你異性的喜歡轉換到同性與同性之間的喜歡,你大概就會明白,原來也就那回事了,所愛之人,并不是什麼異性與同性,隻不過恰恰是那個少年郎而已。

再用惡俗的話來講,你喜歡吃裝過屎的豬大腸,你有會看黃片的惡趣味,你喜歡觊觎别人的身體,那為什麼我就不能去喜歡同性呢?你會有不想被人知道的小秘密,那又為什麼要揣着你的小秘密來反而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呢?世俗不必愛我,我本就是凡人,但也請别再對我指指點點,把我的故事作為你們的飯後談資。
這個世界已經夠浮躁了,趁我還沒有去到更複雜的世界就感覺到它的浮躁之前,就盡量溫柔些吧,總的來看,回歸根本,大家都是人,又有何種族歧視,性别歧視,戀愛觀的歧視呢……如若在某個瞬間選擇活下去,便照着自己喜歡的方式,勇敢的走下去,看看自己會活成什麼樣子,又會活到哪裡……
同性戀不是病,同性戀也不是道德綁架,那裡的出發基點是愛,單單憑借這一點也許有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它隻是稀疏平常,願世人寬厚他們,也願他們有勇氣走下去,在這個冷漠又尚未冷卻的世界,就試着勇敢的走下去吧。
——緻所有同性戀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