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岡仁波齊》,說的是藏民向着岡仁波齊神山的朝聖之路的故事。據說,那裡的人一生能經曆過一次從家裡到岡仁波齊的朝聖路程,此生才沒有遺憾。
信仰這東西吧,它可以很神秘,其實它也很簡單,你真心的信它,那它就有,不信那就沒影。
朝聖,就是要磕長頭,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一直朝拜到岡仁波齊神山。他們朝拜不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是為求衆生平安!
為大家祈福,自己也會幸福!
朝聖的隊伍裡有一個小女孩,最多七八歲吧,她的步子最小,所以,拜的次數是最多的。她現在可能還不太能懂這麼做的意義,隻是聽奶奶說“磕長頭,頭上會磕出大包哦!”
不過,她還是戰勝了心中的恐懼,點頭同意參加這次朝拜之旅。我想,這對她的人生應該是一次重要而珍貴的經曆。
在将來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她肯定能從這次的朝聖之旅中,獲得巨大的力量。
這也許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1.不懷疑,就會靈
我們太喜歡懷疑,而很少去做。
佛法中有五大思惑:貪、嗔、癡、慢、疑。
疑”排在最後一個,說明平時最難發現這個毛病,也是最難治的一個病根。如果你能治掉“疑”這個病,那你也就得解脫了!
了解人性的都會發現,人根本不會相信别人,因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對一切真理都不信。
譬如說,很多宗 教 徒,佛 教的,基 督 教的,信什麼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薩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說他相信了沒有?拜下去了以後,心想,唉!不曉得靈不靈!都在疑。沒有一個會真正絕對信的人。
所以貪、瞋、癡、慢、疑這五樣,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脫。學佛是求解脫,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五樣都能解脫了,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
所以,當你還在問:“他們這麼跪有用嗎?”你已經堕入“疑”病中去了。
如果你那麼想知道,你可以自己去試啊,就算别人告訴你有用,你也還是不會相信的!
所以,信仰這東西,你信則靈,不信則沒用!

有一個故事,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
有一個打了敗仗的軍官,帶着家人躲在一家小旅館,敵人派了人來搜查。這位軍官急的不得了,又是求觀世音菩薩,又是釋迦牟尼佛,又是上帝的,反正,能想到的神佛全部拜一遍。
敵人搜到他們這一間的時候,很神奇的是兩個愛鬧的孩子也不哭了,搜查的人竟然隻進來拍拍小孩子的頭,随便問了幾句就走了。于是,這一家人連夜逃走了。
一路上,每次遇到檢查站就像上次那樣求菩薩保佑,阿彌陀佛,檢查的人沒怎麼為難,都給他們放行了。最後逃到了香港,然後就信佛了!
但是這個軍官,開始研讀經書,修行打坐之後,再求神拜佛反而不靈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次他100%虔誠,一心隻想着救家人的命,完全相信佛能救他們。
後來,學習了許多經書之後,反而有了疑惑之心。總想着,是《心經》比較好呢,還是《楞嚴經》厲害些,要不是《金剛經》比較靈驗?有了這一念懷疑之後,再念多少經也沒有用了!
所以,放下雜念,往往能一念成佛!
2.不自擾,沒煩惱
電影裡面有一段,朝聖的一行人,到了一條河邊休整,支起帳篷,吃完飯後,大家一起圍成一圈,跳起康莊舞,臉上的表情愉悅而放松,仿佛此時就是最快樂的時刻,還有什麼比走在朝拜的路上更幸福的呢?

他們沒有懷疑,他們沉浸在幸福中!
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們總是擔心太多,其實就是疑心太重,煩惱就此而生。最後,痛苦的事就算沒有發生,你也得了煩惱的痛苦。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你說我心裡放不下,怎麼放不下?這話中已經有答案,是你心裡放不下,找我有什麼辦法?佛也沒有辦法。
聰明的人一聽就懂了,放下就沒事了嘛!對不對?什麼是用功最好的辦法?提得起,放得下,就行了。你們啊!提又提不起,放又放不下,一攤死水。
我們很難相信一個東西,因為我們不敢冒風險,也就是提不起;但又放不下,萬一别人信了就成功了呢?

于是猶猶豫豫,恍恍惚惚,這一生也就過去了。你沒失敗,但卻比失敗活得憋屈!
失敗了痛也痛的爽快,一直在害怕失敗中活着,那活着有什麼勁啊?
自己選好了一條路,就算跪着走完,就算死在路上,你也敞敞亮亮,活的精彩,因為你心裡每一寸都燃燒着信仰的火焰!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