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幾部電影中給我震撼最深的一部。

是感情,是父母無論如何都為孩子付出,希望孩子能好好擁有自己生活的感情。

劇情有些複雜,我到中間的時候甚至覺得腦子不夠用。

之前看書的時候覺得很好理解的故事。内心隻沉浸在加賀恭一郎的個人魅力中,内心也偏向警察,覺得淺居博美是自作自受。

然而今天,我早已在書上看到過的淺居博美的故事以影像的形式呈現出來。我看着他們無奈遭受的一切。看着兩人相互扶持和生活。父女倆為了躲帳東奔西走,在山窮水盡的時候,父親想到了跳崖死去,于是帶着女兒住進酒店,去附近飯店吃飯花光了最後一筆錢。飯店裡遇到的一名工人看出他們的窘迫,偷偷邀請女兒淺居博美晚上去找他,會給她一個賺外快的“機會”。女兒失手殺死了他。父親為了讓女兒活下去,決定以這個工人的身份去核電廠上班生活,而淺居厚雄這個人将會死去。女兒也将會被送到福利院。

當時他是這麼說的“隻要你能好好生活,有書讀,有飯吃,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

為了女兒,他必須失去姓名。最讓人動容的便是兩人在隧道分别的場景,女兒撕心裂肺地哭喊着“都是我的錯。”東野圭吾在書中關于分别場景并無太多筆墨,在電影中當真體會到父女兩人被生活逼迫的無奈和不得不分别的悲痛心情。

女兒去到東京,成為了一名著名演員和導演。她想創作出真正撼動人心的劇。和父親相約在酒店見面。但是,卻被當時女兒的情人——女兒的班主任碰到了。為了不影響女兒的聲譽,淺居厚雄殺死了苗村成三。倆人見面的地方也由賓館改成了日本橋。每次見面,就在橋的兩邊面對面打電話。但是,父親卻在看女兒的一場演出時被女兒高中同學押谷道子認出。同樣,将押谷道子帶進出租屋殺害。并且約女兒見了最後一面。父親想要把自己燒死在世界上不留下任何痕迹。

“我已經累了,這十幾年我都在逃亡,隐姓埋名地生活着。這種躲躲藏藏的生活我已經厭倦了。我想要解脫,你讓我解脫吧,僅此而已。”面對想要阻止自己的女兒,父親如是說。當看到女兒功成名就之時,就是自己對幸福的祈禱落幕之時。

聽我的話,幸福的活下去。守護你的成長和成功是我這一生全部的意義,而你越成長成功,就越是對我命運的詛咒。

淺居博美想起父親曾經說過活活燒死一定很痛,要是他一定不會選擇這種死法。

“一直以來都是你在保護我,如今換我來保護你了。”她将雙手附向父親的脖子,為父親的守候落下的帷幕。

影片的最後,是博美與加賀坐在劇場看着舞台劇,博美默默講述了這一切。

“也就是說,阿初是想死的,她一直在找尋死之地。這是德衛兵出現了。阿初是這樣想的:終是一死,不如被心底仰慕的那個男人刺死。德衛兵明白了她的想法,成全了她。在她看來,這隻是為自己拼命愛着的女人完成心願”舞台劇上演着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