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孤獨有十個境界:
第一級:一個人去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去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海邊;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這麼說來,我已經達到了孤獨的第四個境界。今天一個人去看了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沒成想竟被感動到好幾次淚流滿面。如果說孤獨是全人類共有的心理表現,那麼,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就是——愛,乃全宇宙的信仰。
電影講述了印度人帕萬不惜一切代價,幫助流落印度的巴基斯坦6歲啞女沙希達返回家鄉與父母團聚的故事。
帕萬是印度教徒,他非常虔誠,逢哈努曼神必拜,不吃肉,而且從不說謊,即使善意的謊言也不行。他偶然遇到了與母親走失的巴基斯坦穆斯林小女孩沙希達。看到可憐巴巴的沙希達,帕萬把她帶到了警察局,結果警察局不收,他隻好帶她回到了準嶽父家。他借住在準嶽父家,自己的處境本來不利,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後來,得知沙希達是巴基斯坦人,帕萬決定幫助她回家,先是去領事館,不但失敗了,而且遭遇了印度人圍攻巴基斯坦領事館的沖突;後來又想着通過旅遊局把沙希達送回去,結果被旅遊局欺騙,小姑娘差點被賣到妓院。

最後,帕萬決定自己将沙希達送回巴基斯坦,讓她與家人團聚。曆經種種磨難(穿越國境線、被懷疑為間諜、被警察局追捕等),最終完成了任務。當沙希達與她的媽媽緊緊相擁的那一刻,帕萬卻被懷疑為間諜,後來曆經了嚴刑拷打,等到他的事迹傳遍整個巴基斯坦,大家都行動起來援助,才把帕萬送回印度。
在幫助沙希達的過程中,其實帕萬自己也發生了變化,本來他不進清真寺,結果進去了。慢慢地,他突破了更多,為了送小女孩兒回家,他什麼廟都可以拜了。因為有比宗教更高的信仰,那就是愛。愛,高于一切,愛超越了宗教、超越了階級(種姓)、超越了國家。
愛是無所不能的。
是愛,讓帕萬不惜一切代價,送沙希達回國,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拘泥于宗教規則的限制,而是更具博愛之心。

是愛,讓那個記者(忘了叫啥)加入了送沙希達回家的行動。這個記者在現實中郁郁不得志,他的報到沒有電視台願意采納,但這并不影響他心中的良知和愛。後來也正是他通過網絡報到,讓全國人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從而救了帕萬。
是愛,讓那個清真寺的老爺爺,騎摩托車送他們三個人躲過警察的追捕。其實也真實這個穆斯林老爺爺,讓帕萬突破了宗教規則的限制。老爺爺說:我們歡迎任何人,無論是什麼教派。所以我們的清真寺從來不鎖門。

當看到一公交車的人都幫着帕萬他們躲避警察的追捕時,我們看到的分明是愛。
當看到随着網絡的傳播,兩個敵對國家的人都被帕萬的行為感動,從而一起為營救帕萬而努力時,我們看到的分明是愛。
當看到警察不顧上級的指示,加入營救帕萬的行列;當看到邊境的軍人默許人們突破邊防送帕萬回國;當看到帕萬的準嶽父也被帕萬感動,來邊境接他時,我們看的的分明是愛。

我們分明看到,愛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愛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愛是全宇宙一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