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八月份,許多人的青春《愛情公寓》招緻了許多的争議,本就深陷抄襲風雲的它出生就有原罪,現在更是為了割一波韭菜,打着青春情懷的點,借着盜墓的景,發展着和原故事沒有什麼關聯的劇情,不過認真想想它也沒有原創過什麼東西,畢竟《愛情公寓》許多的梗來源于經典美劇,像《老友記》,《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等等,其中《愛情公寓》更是從《老爸老媽浪漫史》當中吸收了大量的養分,作為一個擁有過既擁有過公寓青春又是《浪漫史》粉的忠實觀衆想談談對它兩不一樣的感情,随便感歎一下,優秀情景喜劇《愛情公寓》的笑點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設PK:呂子喬和巴尼,誰是真正的浪蕩花花公子

要說《愛情公寓》裡誰的角色性格最鮮明,除了靜若處子,動若瘋兔的胡一菲,就屬呂子喬最打眼,從沒個正經職業,靠做人體試驗,坑蒙拐騙和朋友救濟過日子,撩起妹來一套一套的,确似乎是整個男性角色群體裡活的最潇灑,人生處世哲學最通透的人,他沒工作,不像曾小賢,常年被領導氣壓,沒理想,沒有關谷孤注一擲追求事業的勇氣,更不像張偉,生活潦倒依然努力考司法考試,他的一切動機全然來自于女人和活的潇灑,角色沒有成長,能讓關注記着的點大多是他與前女友的糾葛,和美嘉戳戳的暧昧,以及偶爾對朋友的關心,至于他沒有正經職業為什麼還能活的那麼潇灑,為什麼那麼花心則一概沒有解釋,人設是立不住的。

而《浪漫史》裡和呂子喬對應的角色巴尼則是我的心頭好,因為,他的角色能站住腳,他花心,因為年少愛戀傷的太深,從此穿上西裝,将頭發梳成大人模樣,努力做一個成功人士,其次來源于他的家庭,巴尼的母親就是一位在愛情上十分灑脫的女人,難保巴尼在感情上受到母親的影響。他撩妹頻頻得手,是有成功金融人士身份的加持的。再來他在成長,巴尼融入友情,領悟愛情是有一個過程的,從前泰德他們是不知道巴尼住哪,不被允許進入私人領域的,到後來收留莉莉,從不屑婚姻到走入殿堂,從帶着馬修撩妹到守護他們的愛情。第三,被他對朋友真摯的感情所感動,泰德作為一個成功人士,幾乎在其他所有角色的職業選擇上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幫助,他付出且不求回報,因此巴尼這個角色雖然欠揍,可是觀衆就是喜歡他,憐惜他。所以在人設PK上,《浪漫史》完勝。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愛情觀PK:在愛情裡人各有命

《老爸老媽浪漫史》裡的愛情是令人深思和感動的,莉莉馬修代表了青梅竹馬,從一而終的讓人向往的愛情,巴尼則诠釋遊戲人間的愛情态度,而泰德則代表了大部分人,苦苦追求真愛而久不得。馬修和莉莉是最讓人羨慕的,他們年少相愛,陪伴彼此一生,經曆彼此人生中重要的事件,任何困難和挫折都不能分開他們,在全九季中他們最早組建家庭,最早生兒育女,堅定地握住對方的手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而巴尼則是最令人心疼的一個,年輕時的失敗感情經曆徹底的改變了他,單親的生長環境讓他在感情上常常不能真誠的表達,進而把自己隐藏的非常深。而泰德則是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整個《浪漫史》就是一部找媳婦日記,他談了很多段戀愛,每一段他都期待這是他的天作之合,但每一段都無疾而終,就算最後曆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孩他媽,命運也要給他開一個玩笑,早早帶走了她。《老爸老媽浪漫史》中的角色在愛情中成長,他們的愛情反反複複,時間線長達幾十年,有成功,有失敗,它教會我就算你沒有馬修和莉莉那樣的運氣,也要擁有泰德那樣的勇氣和恒心,這樣的價值觀在當代社會顯得彌足珍貴,當代的人要麼是酷到底堅持單身主義,鄙視愛情和婚姻,要不就是在愛情裡算計,要不就是把新鮮感和刺激當愛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追尋一段真正的愛。而《愛情公寓》的愛情從一開始就一目了然,誰和誰一對,四季裡每一對的愛情故事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更不要說邁向新的人生,給屏幕外的觀衆以思考。所以在愛情故事刻畫上《浪漫史》完勝。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多維度解析《老爸老媽浪漫史》

觀點1:原生家庭影響孩子一生。《浪漫史》這部劇所有主要角色的身上嚴重帶着父母的色彩,羅賓有嚴父,從小把他當男孩子養,造成了羅賓争強好勝的性格,極度渴望事業的成功。巴尼單親家庭,不能釋懷父親的“抛棄”,在愛情上走上了和母親一樣的獨自養娃結局。泰德家庭和睦,沒什麼心理陰影。莉莉埋怨父親,所以在生孩子後不信任馬修能做好父親。而馬修的家庭應該算最和睦的,因此他天真,幼稚,真誠,相信大腳怪的存在,能勇敢的擁抱愛,付出愛,并治愈了莉莉。

觀點2:生活不是言情劇,總有缺憾。這個觀點在泰德的愛情結局上體現的尤為突出,泰德曆經千辛萬苦遇到了老媽,卻造化弄人,早早的天人永隔,最後和羅賓在一起了。這個結局,我一直無法釋懷,我一直以為代表愛情的是那把黃色雨傘,最後主角卻和藍色法國号在一起了。看《浪漫史》常常會感覺我像是跟着劇中人物過了短暫的一生,脫離開劇,也讓我思考,如果注定我和所愛是悲劇,在還會再有勇氣去接納他人嗎?而《愛情公寓》則隻是像一頓快餐,獨自飽了,可是味不值得細細品嘗。

觀點3:這部劇教會我如何面對悲傷。馬修的父親的去世和馬修得知自己生育沒有問題是同一時間,一瞬間,生命就完成了交接,馬修也從一個兒子完成了可以成為父親的身份轉變,父親離開了,他從父親那學到的待人的善良,黑暗中前行的勇氣,我相信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而面對親人逝去的悲傷,最好的方式就是肩負起他的責任繼續前行。

觀點4:愛情戰勝不了一切,不能戰勝距離,也不能戰勝事業。我們的劇大多都在表現愛情,在真愛面前什麼都不是事,忽略其他維度在人心中的重要性,在劇裡,維多利亞和泰德異地戀分手,羅賓和巴尼彼此不能兼容對方的行程和事業分手,就連莉莉和馬修都在事業的選擇上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才得以保存這段愛情。

《老爸老媽浪漫史》帶給我很多感動,我希望你也能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