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落入“延禧宮略”的坑太久了,終于追到了大結局。看到海蘭察替傅恒問璎珞的片段,還是淚忍不住打轉。這是一個“虐甜”的結局,每個人都參雜着如意與不如意之處,沒有誰真正的沒有失去過一點而獲得所有。

這部戲的好,大家都有目共睹。除去精良的服化道的制作和演技上的追求,還有其他令我久久回味的地方。小小說說自己的感觸吧。

對于弘曆,劇中的魏璎珞是愛他的。一個人的人生中,會遇見那麼幾個人,有人教會你去愛,有人教會你被愛。傅恒一直愛着魏璎珞,明白而直接,他愛魏璎珞,不僅讓魏璎珞知道,也讓身邊的人知道,還一直持續地堅持愛下去,愛而不得也深情守望。這是現代女性包括自己在内的人都十分渴望得到的珍貴。傅恒的愛,是無私而沒有壓力的愛,在這份愛裡,他守護着的和相信着的是那個第一眼就看上的“個性女孩”。但是命運捉弄,璎珞沒能和這個“初戀少爺”進入婚姻和家庭的生活,他們的愛是精神上的相互懂得和支持。後來,魏璎珞成為皇帝的女人,最開始是為了自保,也是“傅恒夢”碎後的自我出路的找尋。但是在和弘曆的博弈中,璎珞是陷進去了的。純妃死後,皇後大仇已報,皇帝對她的寵愛和想要的是她真心的回應,這些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裡,璎珞會明白。當她在圓明園借着書信和皇帝互通情誼,我想在那裡她終于開始懂得自己對弘曆的感情了。再次回宮之後,是真心對弘曆的開始,為他生兒育女,以看似“無情”的方式招惹着皇上,其實默默為他政務工作之後解壓放松。這種“輕松”是帝王的需要,也是兩人平常夫妻的相處之道。我覺得劇中的魏璎珞最聰明的一點就是:她做一切都是本性使然,那就是最真實的她自己。因為從小的愛得來不易,她不會很會表達自己,但是深深地默默地看似冰冷地用心付出。

...

from:微博

而與璎珞的真誠不同的是“娴妃”,她後來當上了皇後,也一直對弘曆一往而情深,從沒有得到皇上的心被她當作自己的遺憾。其實,弘曆心裡肯定有過她,隻是這一切都被她的“妒忌”給摧毀得一幹二淨;當上皇後的她是個賢内助,後宮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處理得十分好,皇上太後十分滿意。娴皇後錯就錯在,一步一步把大主角boss皇上和太後得罪了。先是挑撥皇上和太後的母子關系,失去太後的信任;後是因為自己容顔的關系,害怕失去皇上,性情大變。再後來利用和親王的愛慕,一步一步想用計謀讓皇上看見自己的衷心。她想得到的恰恰建立在給愛的人帶來麻煩的基礎上。這麼一個“麻煩”的人,盡管她愛自己,對于皇上而言,那也是“加上深深負重的愛”,可怕得不敢接近,更不敢接受的愛。

...

from:微博

真正的愛,我想是沒有要求對方必須給出回報的愛。愛一個人,會想法設法讓他同樣愛自己,這是人之常情。魏璎珞也用盡手段去得到皇上寵愛。但她沒有利用這種愛去打擊報複其他嫔妃和傷害他們之間的感情。反而一直小心翼翼,慢慢明白自己的真心。給愛人這個對方充足的理解和空間。看似無情的人,無奈最懂得皇上的無奈和心酸。所以,她能最得寵。她也好在自己的欲望不高,得到了一些就懂得享受和珍惜。始終想的也是“用一生來回答弘曆想知道的答案”。大結局中,娴皇後說魏璎珞太聰明了,知道一切卻不阻止,從而使弘晝入獄而死,用了整整24年複仇,魏璎珞說皇後想多了。而顯然皇後不信。這也是璎珞和皇後的不一樣。璎珞看似有仇報仇、絕不仁慈,其實她的恩恩怨怨并沒有那麼絕對,她不認為害死一個人令他去死就是最高的報仇方式,就像她不會去殺了已經打入冷宮的純妃一樣。在她這裡,她見過各種階層的人,經曆過更多的事,她更懂得“點到為止”,一個人終會得到他該得到的懲罰,何必過之。這也恰恰是魏璎珞的善良和正義。

對于劇中的“傅璎女孩cp”和“衛龍夫婦cp”,一個是年少時青梅竹馬的相知相許的美好,一個是相互懂得和支持的成熟的愛,各有千秋,也都值得珍惜,我分不出高下,也更貪心地希望這兩種美好都可以像魏璎珞一樣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