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8年,是傷感的一年。

3月14日,寫出時代巨著《時間簡史》的偉大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3月18日,當代最會讀書、最具反叛精神的作家,李敖去世;

10月25日,給了我們童年記憶的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

10月30日,陪伴、影響我們幾代人的武俠大師,金庸去世!

今天,我想說的是一位尚且在世,跨越國界,但心系和平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


我們眼中的宮崎駿是誰?

是那個拿奧斯卡獎、金熊獎、金獅獎、凱撒獎、終身成就獎…… 拿到手軟的世界級知名動畫大師;

是那個唯一可以匹敵美國迪士尼,被歐洲稱為“亞洲黑澤明”的人;

是那個做出了《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龍貓》《幽靈少女》等幾十部經典動畫片,影響力之大跨越年齡和國度的人;

是那個創辦了日本吉蔔力工作室、擁有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館的日本動畫之神……

...

龍貓

那麼,在這些榮譽和成就背後,宮崎駿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也許,通過這部豆瓣評分9.1分,用50分鐘時長記錄了宮崎駿700天生活的紀錄片《不了神話:宮崎駿》,你可以看到一個與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宮老。


01  一個人的生活

宮崎駿已經77歲了,白發銀須,常年穿着白色圍裙工作服的他,獨自一人居住在東京郊外的一所白房子裡。

自2013年他第n 次向外界宣布隐退之後,他便關閉了曾經盛極一時的“吉蔔力”工作室,開始獨自在家工作。

一個人,一支筆,從事一些關于吉蔔力博物館的藝術工作。

宣布退休一年間,竟幾乎無人拜訪。

(怎麼會?!這種大師的生活不應該日理萬機、鮮花簇擁,各種采訪、活動不斷嗎?怎麼真實的生活竟讓人覺得有點......孤獨。)

...

宣布退休一年後,面對突然到訪的記者和攝影機,他似乎有些不習慣。

他向記者表明自己已經退休,沒有精力和耐心再做長片動畫電影,但事實上,快80歲高齡的他,如今正在秘密籌劃一部新的長片動畫。

這是一部 2016年拍攝的紀錄片,我之前無意中發現然後一口氣看完,在這部真實、生活化的影片中,我看到一個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宮崎駿。


02  “執拗”細節,絕不妥協

他對工作極度認真且絕不妥協。

在如今的CGI時代,他依然長年堅持手繪,一個4秒的畫面竟用一年多才制作完成!他批評員工時非常嚴厲,叫别人畫不好就滾蛋!

他一邊說自己讨厭CGI,但又對CGI充滿好奇和期待,或許CGI能表達出一些自己畫不出來的想法。

原來20年來,他心中一直有個願望:他想制作一部以“菠蘿”為主角的電影。

說幹就幹,他會見了一批年輕動畫師,看完他們帶來的關于“菠蘿”的CGI制作樣片之後,他決定接受用CGI技術嘗試制作這部動畫短篇。

他将整本動畫開頭分鏡,交給CGI動畫制作團隊開始制作,分鏡的細化程度讓年輕的動畫師驚歎!

...

動畫開頭的第一個CGI畫面制作完成,當宮老看到電腦中的畫面,表情變得嚴肅了。

小寶寶的轉頭太成人化,沒有表達出那種新生兒陌生又膽怯的神情,更多的畫面陸續出爐,宮老都不滿意。

很多細節化的東西沒有被表達出來:身子和腿應該分開運動;破殼而出時,“菠蘿”身上的毛發表現不生動……

他焦慮又擔心,甚至萌發了放棄的念頭。

但随後他又鼓舞士氣,甚至試圖親自動手來修改這些畫面,但是,面對電腦這個幾乎完全陌生的機器,他無法像用畫筆那樣熟練表現出0.1毫米級别的細節。


03  堅守初心,始終如一

“永遠不想為自己做出的電影而感到羞愧,永遠不想為自己沒有嘗試的東西感到後悔,嘗試之後的失敗,好過未經嘗試就放棄。”

這是他在片中說過的話,也是他一直深信并踐行的原則。

他說“不想做出糟糕的東西”,他認為,鏡頭是電影的精華,看一個鏡頭就能知道這部電影好不好。

他想通過電影,讓人們看到世界的美麗,一些未曾被大家注意到的美麗。

...

所以,關于“菠蘿”開頭的第一個畫面,他要求反複修改無數遍。

即使大家士氣低迷,甚至有的員工因為壓力過大而去了醫院,他也沒有放棄,更沒有因此降低要求。

雖然長時間的修改過程中,沮喪和自我懷疑常常冒出來,但沮喪後,總是再次投入到一遍又一遍的改稿中。

終于,在經過很長時間的消沉之後,第一個畫面的難題,被宮老用其驚人的想象力突破解決。

看着水下破殼初生的“菠蘿”,在一群“夜魚”的環繞下,迷茫而怯生生地環顧四周新奇的世界,宮老這才露出舒心的笑容。

...


04  尊重生命,理解生命

一天,一群CGI工程師來拜訪宮老。

這些年輕人驕傲地向宮老展示他們的作品,采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制作的樣片。

當看到隻有身體沒有頭的怪物,行動怪異、猙獰地在畫面中移動時,宮老憤怒地斥責了他們:這是對生命的亵渎!

...

因為見過殘疾朋友的生活,理解他們行動不便的痛苦,所以,在見到這種不尊重生命、毫無美感、除了恐怖惡心,無法傳達任何意義的東西時,他生氣了。

他無法違心地接受,更無法稱贊所謂先進技術的神奇!

但對方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當聽到他們說,終極目标是制作“一台像人一樣繪圖的機器”時,宮老沉默了。

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或許可以像人一樣去繪圖,但是沒有感情的冰冷的機器,如何像人一樣制作出細膩溫暖、打動人心的畫面呢?

想到未來給孩子展示的動畫,可能隻剩下純熟的套路、炫酷的特效,不禁讓人憂心不已。


05  生命不止,追求不息

“我不想在死的時候無所事事,甯願死在自己追求的東西上” 宮崎駿說。

面對身邊多年的同事好友一個個病逝、猝死的消息,宮老内心時常充斥着不安,他擔心自己不知道哪天就死去。

前有CGI新技術對傳統繪畫技術的沖擊,後有身體病痛和死亡的追趕,剩下的這些時間,要用來做什麼呢?

他的心中,其實一直都有答案。

...

這個經常吵着要退休,說自己再也做不了長片動畫的可愛老人,在8月初拿出了一個新長片動畫電影的企劃書,給他的老同事制片人鈴木敏夫,興緻勃勃地讨論完成時間、籌集資金等構想。

敏夫調侃他,萬一他剛完成分鏡就去世了怎麼辦。

他說,想在去世前,再做一部動畫,而且做好了在完成前就死去的準備。

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夠如願完成這部動畫,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畢竟,對他而言,活着就要做動畫。


一個矛盾又可愛的人、一個執着到近乎執拗的人、一個捍衛原則到不惜得罪世人的人,一個追求内心所愛到與生命鬥争的人。

這就是宮崎駿,我們最愛的宮崎駿。


...

龍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