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佛普拉斯導演的作品,還是非常期待的。
通篇看完, 沒有了大佛的驚豔,沒有對立沖突帶來的戲劇效果, 更像是你我周圍平常的日子,娓娓道來,就像是看别人的故事,也像是世間輪回的自己,熟悉而又陌生。
四個同學,努力的生存、生活,夢想的建立到放棄,可能也就是一杯咖啡的時間。
添仔:僞文青的導演夢
一個懷揣導演夢的台飄,依靠導演夢支撐着精神世界, 靠着老婆供給着肉體所需要的日常生活。在現實中,隻希望别人叫自己導演,卻不知道怎麼拍攝白光夜景。 好死不如賴活着的典型, 用自己的借口混日子卻不努力,有點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 機緣巧合之下, 成為了立委的工具人,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工具, 無論将來是否能夠選上立委, 都是一個工具人,而不再是自己。 也許因為工作需要作為工具演員直至終老, 也許很快被過河拆橋。 反正, 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到終了。用一切機會拉票,并不是對于同學的利用, 而是因為他首先是一個工具人, 其次才是同學, 很多東西很多事兒是他自己不能選擇的。
罐頭:百日夢幻的泡泡
生活在底層的罐頭, 打打零工, 沒有什麼夢想和目标, 因此也沒有努力的動力。 非常像所謂的禦宅族, 沉浸于少年時的五彩泡泡中, 不斷的幻想, 最終泡泡破滅了, 繼續沒有動力的生活着, 心已死, 生活都灰色的。
電風:冥冥衆生的打工仔
最最普通的一個人, 上班族, 打工仔 , 不好不壞的上着班做着社畜, 用父母的積蓄付了房子的首付, 用了一半的價格買了一個車門打不開的車位,在漫畫店的偶遇,先上車後買票解決的人生大事,依舊兢兢業業的努力工作, 成為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水滴;
閉結:因緣和合的悲劇色彩
從小與奶奶相依為命, 口吃+紙紮店的人設,成為社會中孤獨的個體。 努力的生活, 有點用力過猛的樣子。找到了與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奶奶的好轉, 口吃的消除, 最終因為認錯人了這樣的烏龍,被結束了生命。也許那天他是幸福的。
很多生活中的細節構成了電影叙事的内容, 緩慢的節奏和打破第四面牆的導演現場采訪,讓觀衆抽離至上帝的視角俯視着這一切, 不帶感情的觀察着發生的一切。、
最後, 想說說片子裡的紅白事兒, 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穿插在芸芸衆生的每一天, 雖然每每都有拉票者攪局,甚至導演都看不下去跑出來打人了。但一件件小事兒也阻擋不了制度、團體這類組織的車輪滾滾向前,同時也不會因為這些小插曲,影響新人今後的恩愛也不會減緩為逝者的悲傷。
這就是普通人度過的平凡但不平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