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上映第10天,票房破10億,奔着15億前進。

可喜可賀。

...

我是喜歡獨自觀影的人,掐着時間進去,感受演員内心獨白,默默地哭放肆地笑,看完片尾最後一行字,再靜靜起身迎着夜幕往家走。

一切從容得剛剛好,直到撞見《少年的你》。

摒棄原著小說的風波不談,票房的一路高歌,除了流量的保證,更多源于電影本身的質量,畢竟鋪天蓋地的口碑與贊譽不會說謊。

...

《少年的你》拍出的是少年張望成人世界時的惶恐和渴望,以及看似又傻又酷的勇敢無畏。

就像面對陳念和小北嚴絲合縫的信任時,鄭易說——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扛上強奸和殺人的罪名。我和你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

因為還是少年啊,朝氣又莽撞,所以不懂得成年人利弊清晰的世界。充滿信念與沖動,願意為了另外一個人去放棄自己的未來,相信自己所看到,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自己不計付出的青春。

...

...

當很多人都在探讨電影中的兩大主演的時候,鄭易的這句話,突然讓人看到這份角色的閃光點,正因為他還站在少年的尾巴上,所以即使搖搖欲墜也要尋求正義的光亮。

說這話的演員,叫尹昉。

...

1

查看尹昉的百度詞條,你會發現這位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一臉奶萌又禁欲的演員,竟然生于1986年。難怪網上會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尹昉為什麼這麼年輕?

...

很多人都以為,他最早進入大衆印象中,是《紅海行動》中的觀察員李懂。但其實他最早的一部電影是《藍色骨頭》。

2010年,當時還是北京當代芭蕾舞團職業舞者的他,在一場演出過後,被“中國搖滾教父”,也是作為《藍色骨頭》導演的崔健找到,崔健希望他能接演片中男一号鐘華的角色。雖然電影最終因為政審等各種原因,直到2014年才得以上映,但從此開啟了尹昉的另一種身份——演員。

...

随着電影《藍色骨頭》的上映,尹昉得到了越來越多圈内人的認可,陸續有了後來《青禾男高》、《火鍋英雄》中的嘗試,但略顯青澀與稚嫩的演技,也依舊隻是讓他處于露露臉的尴尬處境。

...

2017年,影片《路過未來》亮相了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位;出演男一号李新民一角的尹昉,憑借這個角色獲得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受傳媒關注新人男演員獎。

...

非科班出身的他,為了飾演好落魄青年這一角色,在電影拍攝前,不僅寫了近萬字的人物分析筆記,與導演反複溝通,還特地跑到甘肅、深圳等地體驗生活,為了能夠更接近角色,他也是毫不顧形象,任由青春痘趴在臉上着,直至電影殺青。

...

...

2018年,随着《紅海行動》的上映,這位被《紅海行動》炸出來的性感小哥哥,總算淺嘗了一把紅的滋味。片中李懂和顧順(黃景瑜飾)又萌又燃的惺惺相惜二人組,也延續到了電影《飛馳人生》中。

...

...

再到正在熱映的《少年的你》,那個正義又溫暖的鄭易。面對案件的正義,面對陳念和小北之間的正義,在不同的正義之間,努力尋求一個通道去彼此和解,最後拯救了兩個少年,也拯救了自己,一同成年。

接下來,尹昉還有《新世界》《第一爐香》相繼與大家見面,相信這位三十而立的演員,未來可期。

...

2

尹昉有一張适合大銀幕的臉,第一眼不驚豔,卻非常耐看。

棱角分明,骨相很好,眼睛不算大,偏生了一張性感的厚嘴唇。這種長相,本應該很有辨識度,但事實上,出演了這麼多電影,卻還是讓觀衆記不住這張臉。

有人說他撞臉林宥嘉、劉亞仁、元彬。

...

...

...

1986年,尹昉生于湖南長沙,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被母親送去學習舞蹈。11歲時考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中央芭蕾舞團代培班,專攻芭蕾,當時的同班同學有劉詩詩。

...

反複的練習開始讓他感到枯燥無聊,于是大學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2006年大學畢業,獲得文學與管理學雙學士學位。畢業以後,他進入一家演藝公司工作。

兩年後的一天,尹昉在觀看皮娜·鮑什在北京的演出《穆勒咖啡屋》和《春之祭》後,深受震撼和啟發,重新燃起對舞蹈的熱情和追求。他辭掉了工作重返舞台,作為建團舞者加入北京當代芭蕾舞團,開始職業舞者生涯。

...

...

2012年,尹昉為追求獨立創作,離開舞蹈團,成為自由舞者與編舞一體的自由藝術家,也正因為《藍色骨頭》後得到了越來越多導演和制片的青睐,他開始了對人生的重新思考,最終,他選擇打開人生的另一面,從事更多的獨立創作與跨界合作。

...

...

用形體與電影對話,尹昉創作舞蹈《水形舞語》  

同年7月,尹昉受邀擔任肖向榮舞蹈劇場作品《海子》的主演和編舞,這是該劇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演;

10月,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創作的現代舞作品《底片》受到了國内外藝術界和媒體的矚目;

2013年,憑借其創作的作品《褪》入圍第27屆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

2015年,入選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作品《鬥拱》,并于同年11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藝術,讓他從固定的形式中解脫出來,但不脫離藝術本身。舞蹈幫助他探尋自己、提高自己、深入自己,并用創作的方式表達自我意志與自我情緒。

忘我、自我,也不全然自我。

...

...

...

3

因為常年受藝術的熏陶,他不喜歡被束縛,追求獨立自由表達,所以即使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即使長期處于這樣一個圈子,但他的眼神依舊幹淨透徹,像一個不染世故的單純大學生。

...

曾兩度合作的黃景瑜,對他的評價是老藝術家;

韓寒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欣賞與誇贊;

老藝術家,是圈中人對他的稱贊及欣賞。

無論在何種身份下,時刻保持着一種做藝術的純粹狀态,深谙早已過了當小鮮肉的年紀,保持清高的姿态,又并非毫無欲望。

貪婪的索求着在舞蹈家與演員這兩種角色中的自由切換。拍戲之餘,是一場場跨越世界各地的排練與巡演;然後再遵循自己的步調,尋求演技上更好的突破。

...

去年,當《紅海行動》成為賀歲片黑馬,所有人都以為他會借此東風在事業上奮勇直上,他卻轉身投入了小劇場話劇《屋頂上的奧菲莉亞》。

比起流量或名氣,他更願意相信一些真實存在的東西。

大學的時候,他夢想成為能進入哈佛商學院的企業領袖,但直到現代舞大師皮娜·鮑什來華演出《穆勒咖啡館》,在他心裡激蕩起巨大漣漪,他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2010年《藍色骨頭》拍完之後到最終上映的四年裡,沒有人認識他,更沒有人找他演戲,他一邊跳着舞一邊幹着自己想做的事。

他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紅,但虛妄這種東西,有時像迷霧一樣籠罩着你,在徹底想清楚之前,總是會讓人多繞幾個彎。

...

...

回想起那段時光,尹昉覺得自己過得忙碌又審慎,但除此之外,也有自由與純粹。

拍攝《藍色骨頭》前一年,他獨自徒步西藏墨脫,在擔心雪崩等危險的心理下,花了7天的時間,翻過了幾座山頭;

後來拍攝《紅海行動》,中間有幾天劇組轉場休整,他一個人背着簡易的行囊,獨自旅行。

他的微博叫“In Fun”,在樂趣中,他就真的把自己的生活活在了樂趣之中。

...

于瑞士盧塞恩

...

...

Ronda——一個蓋在懸崖邊上的西班牙小鎮,最有名的是巧奪天工般的吊橋,推開窗戶就是懸崖風景。  

...

攝于沙哈拉沙漠

...

攝于卡薩布蘭卡

如今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好評如潮,當滿世界刷屏周冬雨、易烊千玺的時候,作為男二号的尹昉,卻鮮被提及,存在感微乎其微。

不蹭熱度、盡量減少采訪與電影相關的工作量,在電影上映後的10天裡,也僅僅隻是發了三條與電影有關的微博,最高一條的評論量不過剛剛破千,難怪有粉絲調侃,微博粉絲還不如經紀人多。

經紀人也不慌不忙,因為他想保護這樣的尹昉:

“他是那種你不叫他,他就永遠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人。”

...

如果說青年舞蹈家讓他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萬衆矚目,那麼演員則是他人生中的另一種精彩。

這有點像他對自己創作的舞蹈《混沌》中的诠釋——

混沌是常态,為了去打破它,需要建立一種秩序,并從中找到秩序的局限性所不能包容的那些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