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已經在各大平台刷到過好看的壁紙了,清新脫俗,出自被稱作每一幀都是壁紙的電影—小婦人。

...

出自電影小婦人

對于喬的結局,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觀衆覺得她結婚了,有些觀衆(比如我)覺得那隻是她為小說能夠獲取贊助而迫不得已改的結局罷了。

我曾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組數據,在中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結婚率普遍很低,這種情況在大數據下顯而易見,但同時也讓我切身的體會到周圍人的婚姻觀和父母那一代的婚姻觀确實已經大不一樣了,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女性最後的歸宿大多是結婚生子、照顧家庭……而在當今的社會,這種觀念似乎已經不再被廣大的年輕女性所認同了,更多的女性開始追求自由和獨立,在婚姻與财富之間她們甯願選擇财富,其實這些觀點早已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比如近來的網絡熱詞“暴富”。小婦人中“馬奇姑媽”在劇中一言“女孩必許嫁得好,我沒有結婚,因為我有錢”戳破衆多女性的心理。似乎現在看來婚姻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從的規定,隻要我們有能力自己生活得更好,那麼結婚這件事便不是我們的人生必選項。

當然很多人對愛情都有美好的向往這一點并不是錯的,就像電影中的梅格,喬在梅格大婚那日曾勸她不要結婚,而梅格果斷的拒絕了,她的回答恰好也提現了女性柔美向往美好愛情的一面,所以實是沒有必要去争論這其中的對錯。

整部影片下來,我也曾惋惜喬和勞裡的感情,但與其說他們之間是純粹的愛情,我甯願相信他們之間是一種令人羨慕的青梅竹馬的友情。在喬的妹妹生病去世的那段時間裡,喬動搖了她不嫁的信念,她将那封表白的信放到信箱的時候,我也曾與她一起緊張過,好在最後一切沒有發生,我十分不解為什麼喬會動搖,甚至她的動搖像是要打碎我的信念令我感到畏懼,但好在馬奇太太的一番質問成功點醒了喬,也點醒了我,原來喬隻是短暫的想做那個被愛之人,而這個人可以是喬常年在戰場的父親,可以是心善的母親,可以是天真細心卻不幸病逝的妹妹,當然也可以是曾一起玩耍的夥伴勞裡,無論是誰其實都是可以。我釋然了,所以最後的結局我堅信喬是沒有結婚的,無論那本被贊助的小說結局有多麼的“合觀衆胃口”,我也堅信喬隻是找到了恰好能使她感受被愛的一個伴侶罷了,與其說這個算作愛情我還是願意相信這是一段勝過友情的知音之情,而骨子裡的喬始終是那個有夢想,敢于追求自由敢于對抗世俗的獨立女性。

在我看來,重要的并不是哪一種觀念是被認同的,而是在這一生中什麼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是愛?是被愛?還是全身心的自由?我想有的時候這些并不沖突,隻是我要學會遵從本心,做好選擇後面對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