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于公衆号:芒果屋子

...

想來可笑,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憑着那張一家人笑得超開心的海報,就滿心以為這是一部類似于家庭溫情喜劇的電影。但這樣難免落入俗套,好在導演賦予了它更深層次的意義。

看完整部電影,内心很沉重,片中偶有的幾處溫馨情節似乎更加劇了這份沉重。幾個被各自親人抛棄的人聚在一起,如蝼蟻般生存着,成員們的構成,像極了一家人:奶奶、爸爸、媽媽、妹妹、孫子、孫女。他們每個人都會偷東西來補貼一些家用,更令人心疼的是,他們的之間的情感也像是偷來的,雖然彼此相處充滿了溫馨,但一切都名不正言不順,在面對離間,為了生生存下去的情況之下,顯得脆弱不堪。

1

首先,先簡要介紹家族成員們的背景。

...

奶奶柴田初枝:初枝是一個被丈夫抛棄的孤寡老人,丈夫和别人結了婚,當了他人的繼父。而初枝,一個人守着老房子孤獨的活着,丈夫死後,初枝靠着每月的一點養老金過活,後來被信貸發現,他們一起生活,才那麼有了一個不那麼孤獨凄涼的晚年。

柴田治和柴田信代:信代很早結了婚,一直忍受丈夫的家暴。在酒吧工作的她,不能生育,無兒無女。治是她在酒吧結識的客人,是一個以偷竊為生的人。二人漸漸産生感情,被信代的丈夫發現後,他們為了自保,正當防衛下,殺死了信代的丈夫,後來兩人一直隐姓埋名生活在一起。

...

亞紀:亞紀是初枝前夫繼子的女兒,在葬禮上,初枝發現了不快樂的亞紀,将她拉入柴田家族的行列。亞紀的父親再婚,有了妹妹紗香,一家人都很愛妹妹,卻沒有人在意她的感受。亞紀是被父親遺棄的人。她欺騙家人自己去國外讀書,實際跟着初枝生活,後來在風俗店工作。而她的家人也從未找過她。

祥太:祥太是治在砸車窗行竊時撿到的小孩,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小孩。治一直将祥太視為親生兒子。教祥太偷東西,很無奈,因為那是治認為他唯一能教祥太的。祥太會自己看書學習,會從玻璃珠中看到星辰大海,他是個有想法的小孩。

尤裡:尤裡後來被取名叫做玲玲,她是信代在路邊撿回來的。尤裡在原生家庭中總是被家暴,反而喜歡上了和這些無血緣關系的人一起生活。信代也一直将她視為親生女兒。

...

2

“并非生了孩子的人,就能被稱為父母。也并非沒有生育就無法成為父母。”

這是看完這部電影後的其中一個感受。

小女孩尤裡,一人讓人倍感心疼的存在。當信代看到她手上的傷痕,問她:“媽媽打你嗎?”尤裡說:“媽媽很好,會給我買裙子。”當他們為尤裡偷裙子試穿時,由裡卻問:“這樣會被打嗎?”我一直不太明白裙子有何隐喻,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尤裡的媽媽被丈夫家暴,臉上留下傷痕。尤裡用小手撫摸,卻被媽媽呵斥,可緊接着,尤裡的媽媽又說:“過來好不好,媽媽給你買裙子。”尤裡膽怯的樣子,才讓我真正明白,對她而言,買裙子意味着會挨打。媽媽被丈夫家暴,尤裡被媽媽家暴。

瞧,有的人并非生育了孩子,就能稱為父母。

...

亞紀是一個不斷尋求被愛的女生,其實她的家庭條件挺好,自己也會掙錢。不用為生計發愁。可是,她太缺乏愛了。在風俗店工作,她用了妹妹紗香的名字,與她同父異母的妹妹,讓她羨慕嫉妒的妹妹,奪走了屬于她的父愛的妹妹。父親再婚後,家中漸漸沒了亞紀的位置,她甯願流落在外也不願面對親人。而她的父親,簡直就是繼父一般的存在,他允許毫無幹系的初枝奶奶每個月上門打擾,并給出了3萬元的費用,想必是知道亞紀和她在一起,卻還是欺瞞說亞紀在外留學,他沒有給亞紀一個父親該給的愛。

治和信代,沒有孩子卻想成為父母的兩個人,我無法說他們做的有多好,畢竟那種生存環境很多錯誤顯而易見,但給孩子最起碼的溫暖,他們做到了。

3

電影最後,幾個人的自白和對話,在提高了影片層次的同時,也加劇了觀影者内心的沉重。看似綁在一根繩上的“家人”,在外界的離間下,脆弱的不堪一擊。

有幾處讓我感到特别惋惜。

那個不知是律師還是警察的女人告訴亞紀,奶奶每個月都會從她的生父那裡拿錢。亞紀很震驚,眼裡充滿了失望和懷疑,是對奶奶真心的懷疑。她分明是因為奶奶才加入小偷家族的,可奶奶一直在欺騙她。可亞紀不知道的是,初枝奶奶每個月拿來的錢,從未花過一分,也許她想要死後留給亞紀呢?如果告訴亞紀其實她的父親知道他們在一起生活,卻仍放棄接她回家,是不是會更傷心呢?

...

還是那個女人,她告訴祥太,小偷家族的人想要逃走,唯獨丢下他,如果是家人,就不會抛棄的吧!祥太信了,眼裡的光也消失了,被抛棄的滋味很難受,尤其是對經曆過一次的人而言。祥太告知了一切,背叛了小偷家族。然而,祥太不知道的是,他們逃離那天,帶走了祥太的鞋子,叨念着“祥太在醫院應該有飯吃,暫時餓不着。”我想,他們并非想要抛棄他,而是脫離危險安頓好後再去接祥太。他們始終沒有建立起信任。最後,在雪夜裡,祥太問治,是否想要丢下他。治回答:“是的。”我非常願意認為是治想讓祥太無後顧之憂。說着“爸爸要做回叔叔了”以及“偷東西是我唯一能教他的東西”的治,讓人很無奈。

...

還有那些無聲的表達。坐在沙灘上對着在海邊玩耍的五個人,默默地說着感謝;做着巴士離開的祥太望着治的方向,默默地叫了聲爸爸。還有,由裡最後一個人孤獨的在院子裡,站在凳子上望向牆外,嬌小的身影裡,布滿了落寞,她一定在想念那些“家人”們。

有錢沒有愛是不行的,有愛沒有錢也是艱難的。

...

很多人說,《小偷家族》讓他們很感動,我沒有很感動,隻有從頭到尾都有着淡淡的憂傷。現實就像一座大山,會壓得人無力喘息。他們因為奶奶死去而難過,卻又在找到藏的錢後掩飾不住内心的欣喜,真是滑稽又很諷刺。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很成功的一點,便是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每個人都能根據自身的經曆而有不同的感受與思考。而我更希望的是,我們能從中挖掘到深刻的教育價值,既已為家人,就好好給對方關愛,不要再讓ta隻能從陌生人那去獲得愛。倘若能從毫無血緣聯系的人處得到溫暖,請記得要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