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黑暗中生存的】
【像我們這樣的半妖人】
【猶如野獸一般的這副軀體 無法示人】
【打破這慘淡灰暗的命運吧 半妖人】

                                  ——貝拉的獨唱


作為最近在短視頻app上因為血腥畫面刷屏的日劇,許多人把《妖怪人貝拉》當成實體版富江或者日本版娜諾來看。

但是有别于富江把污糟與生機纏繞的隐惡,不同于娜諾熟稔地幻化成伊甸園中引人毀滅的蛇,妖怪人貝拉,不過是了卻宿主遺願後,對人類産生深深厭惡的自潔者。

女性,校園,情感,霸淩。無論是被批評的《悲傷逆流成河》還是受贊揚的《少年的你》,它們給受衆設置了相同的心裡代入者。而《妖怪人貝拉》在基調上,除了加上點血腥與詭異,與上述二者要表達的,其實都有同樣的内核。

于是故事開始,那個氣質冷冽表情冷漠、自帶吓哭小朋友buff的貝拉,向着劇中看似弱者的女二,慢慢走來了。

...

【梗概】

抛開劇作《妖怪人間》的背景設定,隻從劇集來說,《妖怪人貝拉》所講述的,是一位名為梅之木闆·貝拉的女高中生轉入帝心女子高等學校三年級B班後,給以大野詩織(本作女二)所在的小團體,所帶來的一系列詭異恐怖的離奇經曆。

...

随着平均兩集挂一人的殺青速度,詩織逐漸發現了貝拉身上的『複仇設定』,面對小團體衆人的接連死去,詩織和這個小團體隐藏的過去也被逐漸披露。直到結尾倒數七分鐘時的反轉,也不禁讓觀衆慨歎:相較于身形醜陋的貝拉來說,那些明媚如花卻各自狡黠的女孩子們,到底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妖怪呢?

...

【出彩】

噴血的屍塊、燒焦的眼珠、劃花的面容、割掉的嘴唇…以及那開頭結尾無不呼應的穿胸之死,畫面中把女孩子的明媚與可怖相結合的經常性,無不讓人感受的到這部劇類似昆汀的血漿藝術。

...

除了小團體衆人逐一消逝的獵奇死法,緻使她們崩潰的誘因也無不在反射着當下:是因為金錢嗎?是因為學習嗎?是因為社交嗎?是因為人氣嗎?是因為家庭嗎…

潘多拉的魔盒開啟往往是經不住那一瞬間的誘惑,可是讓我們親手打開的欲望,卻是無數次在某方面自覺被刺痛後日積月累的。

所以在貝拉為『自己身體』的複仇之旅逐漸接近尾聲之時,她也在思考着:真的要變成,不能免除雜念與私欲的人類嗎?

...

【回音】

故事結尾,妖怪人貝拉還是放棄了它一開始想要『成為人類』的願望,它率性的走出了這個色調燦爛的校園,留給屏幕前的觀衆一地遐想。

被霸淩的妖怪或許有道自持,但平凡普通的我們,能不能等到柳暗花明,還是在害怕遭受波及的威吓中早早地跪地投降?這,或許是10集番劇看完,除了血漿更值得我們思索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