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愛情可以解釋,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生活就會比較容易。

                                                ——席慕容 ​​​

不知道在最後一次來到城樓時,如懿是否後悔過他與乾隆的相遇,若時光重回青櫻是否還會願意和弘曆聽一出《牆頭馬上》。

如若他們沒有相遇,沒有來到高高的宮牆之内,美麗、智慧的青櫻是否會在另一處高宅,或者是在草原上活的更加的自由自在。

可是沒有如果,他們就是相遇了,而且相愛了,并且最終糾纏了一生。

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張愛玲

青櫻是愛弘曆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在那個時代皇上的指婚是無可抗拒的,青櫻一定要嫁給弘曆,可是做側福晉青櫻是心甘情願的,因為喜歡,喜歡一個人便會低到塵埃裡。

在富察氏在世的若幹年裡,青櫻安安分分的做一個側福晉,隻守着那一點喜歡度日,甚至連妒忌都不曾有過。

那時的女人太難,她們有着根深蒂固的謙卑、隐忍、順從和規矩。或許她也想要“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在那時這個願望太難實現,在皇家這更是一份奢望!

可無論你有多少美人、愛妾,無論和你在一起我要受多大的委屈,隻要你還喜歡我,隻要我還能喜歡你,那便好了!

如果我不愛你,我就不會思念你,我就不會妒忌你身邊的異性,我也不會失去自信心和鬥志,我更不會痛苦。如果我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
                                                ——張愛玲

成為皇後不是如懿最大的期盼,可是能成為皇後如懿也是願意的。無關乎權勢、金錢、地位。而是因為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生同衾,死同穴。”

無論是做側福晉、妃子,還是皇後,如懿都是合格的。她有着自己的原則,也有着自己的智慧。她不坑害别人,可也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管好自己該管的事,放手自己不該管的事。

如懿一直是優雅、智慧的,處事有分寸,有能力,有手腕。可這一切都在寒香見出現之後開始有了變化。

皇帝的對寒香見的熾熱感情讓如懿妒忌了,無論曾經乾隆如何寵愛其他愛妃那都是一種對待寵物一樣的愛護。而這一次,如懿感受到了乾隆用對待自己相似甚至超過自己的感情去對待另一個女人。

所以這時的她是痛苦的,在與寒香見講述自己的少年郎十或許她已經心灰意冷,失去了鬥志吧!

這時候的她要是不愛,那該有多好!

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
                                                ——張愛玲

在割斷發絲的那一刻如懿或者對待乾隆已經不是失望了,而是絕望。

那個曾經愛之入骨的男人用一切不堪的手段侮辱你,在經曆太多痛之後,曾經刻骨的愛,也許也就在這一刻變成了徹骨的恨和痛。

又或者深谙規矩的如懿其實也在期待,期待那個自己愛着的人就此死去,在她們還未“死生不複見!”的時候離去,給彼此一份可以死同穴的機會。

可是這樣的機會并沒有來到,她的心灰意冷,讓那個男人傷害她得更加肆無忌憚。可這時的傷害根本也就算不了什麼,當不再期待時,也就沒有了失望和痛苦。

離開你或許會死,又或許需要用死來離開你。我都無所畏懼,愛情已不在,我已沒有了期待,那麼請允許我去死一死。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