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至今已經播出四分之三了,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相繼下線 ,五阿哥永琪迎來了自己的好時機。永琪小小年紀就聰慧伶俐、進退有度,着實讨喜,不過,這與其母親的教導是分不開的。永琪的生母愉妃可以說是後宮裡最清醒、最聰慧的母親了,也難怪永琪如此招人喜愛。

2072314176.jpg
一、堅忍勇敢
說實在,剛出場時愉妃還是存在感很弱的海貴人,沒有家世,老實,不敢說話,還怕皇上,所以一直不得寵。因此,所有人都不把她放在眼裡。她跟高貴妃住在一個宮裡,天天被高妃刁難,責罵,她也不敢吭聲。就連隻是一個小小常在的阿箬,也敢辱罵她這個貴人,還伸手就甩一耳光。而她挨了打,除了哭,什麼也沒有做。
直到因為放風筝被皇後跪罰了兩個時辰以後,她才徹底清醒過來,開始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迅速地成長起來,争取屬于自己的權益。
因為被生活狠狠欺負,吃過懦弱的苦頭,她非常明白勇敢的重要性,而她的這一份堅忍和勇敢,也同樣傳遞給了永琪。和嬌生慣養的三阿哥不同,永琪該讀的書、該習的武,一樣都沒落下。
即使因為箭術不好被兄弟奚落,得不到父親的重視,永琪也不會一蹶不振,反而在母親的督促下,每日都在家裡練功,最後閉着眼睛都能射出好成績。在圍獵的時候,皇上被野馬攻擊,他也敢挺身而出,擋在皇上前面,還因此受到皇上的關注。
可見,唯有堅忍勇敢的母親才能培養出有韌性的孩子,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之下,他們能夠正視失敗,也能迎難而上。

283512896.jpg
二、大智若愚
愉妃細心聰慧,卻從不咄咄逼人,即使在備受皇上寵愛的時候,她也不張揚。因為她知曉後宮的殘忍,為了保護自己和孩子,她會隐藏自己的鋒芒,避開别人的明槍暗箭。
在四阿哥風頭正盛的時候,愉妃教導永琪收斂鋒芒,謹言慎行,以免成為嘉貴妃的眼中釘,招來殺身之禍。又深知永琪天資聰慧,愉妃便引導永琪韬光養晦,等待合适的時機。
和嘉貴妃為了實現自己目的,一味地要求兒子聽從自己的命令不同,愉妃是耐心地引導永琪,與孩子一起分析利弊,最後把選擇權交給永琪。
因此,永琪故意在四阿哥面前說要替姑姑求情,引誘驕傲自大的四阿哥去告狀,雖然遭到皇上的訓斥,實際上卻是以退為進。後來四阿哥失寵後,聰慧又不失沉穩的永琪就得到了皇上的器重。
永琪能成為棟梁之才,除了天資聰穎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在年幼時有母親引導。隻有大智若愚的母親,才能培養出不驕不躁,不計較得失,葆有赤誠之心的好孩子。

136928431.jpg
三、淡泊名利
與後宮裡為了争寵無所不用其極的女子不同,愉妃根本就無心争寵,她跟在如懿身邊,隻為了能夠在後宮有一塊立足之地,平平淡淡地過日子,至于名位、寵愛,她通通不在乎。在永琪動了太子之位的心思時,愉妃也及時發現,并告訴永琪:讓他變得優秀是因為不想浪費他聰穎的天資。
愉妃對宮裡的一切都看得很通透,她明白如果永琪卷入了太子之争多半是個犧牲者。
一方面,愉妃自己并沒有顯赫的家事,中宮也有嫡子,另一方面,愉妃對如懿情深義重,又如何能去加害如懿和她的孩子。更何況大阿哥、四阿哥已經因儲君的事吃了大虧,皇上生性多疑,所以她提醒兒子斷了這份念想,安穩過日子。
在愉妃的影響下,永琪也少了争名奪利之心,反而更重感情。他孝敬太後,時不時就去給太後請安,陪太後下棋,對待養育她長大的如懿也視如親生母親,敬重有加。
可惜永琪還是被小人影響,做了一些錯事,因而和如懿生分了,最後還被奸人所害,英年早逝。他臨終之前對如懿忏悔,說他認為如懿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就不會真心疼愛他,所以走錯了路,做錯了事,後悔不已。
而永琪的話正好被路過的皇上聽到,但是皇上隻聽了一半,所以誤解如懿,認為如懿身為皇後卻沒有将皇上的孩子視如己出,還害死了永琪,最後害得如懿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