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劇情進行到一半了,千呼萬喚的容嬷嬷終于出場了。

容嬷嬷一出場,就深得如懿喜愛,剛進翊坤宮,就代替惢心,做了掌事姑姑,這節奏快的,讓人有點反應不過來。

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隻因她有這三點。

膽大,有主意

如懿第一次看到容嬷嬷時,她正在和一個總管大聲理論,還挨了揍,這才引起了如懿的注意。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懿問她,膽子大又把話都說出來,不怕吃虧嗎?她卻說,吃虧不要緊,但不能讓姐妹都吃了虧。

此話一出,如懿立馬看中,發現她是一個既膽大又有主意的人,于是立即讓她到翊坤宮做事。

惢心溫柔善良,但不夠果敢,容嬷嬷威武大氣,正是如懿所需要的。

職場上,老闆看中一個人,可能正是需要彌補他的不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而你有時所認為的缺點,在别人眼裡可能會是優點,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心思細膩,不卑不亢,做事利索

如懿即将封後時,内務府總管太監秦立,送來鮮豔的彩緞,容嬷嬷看到後,直接讓送回去,都不讓進翊坤宮。

為此也和秦公公發生了争執。

但她對如懿說,自己沒有覺得做錯,若真裁制了大紅大紫彩緞,做新衣穿上,難免會落人口實,說娘娘不顧惜大阿哥新喪,即便封後是喜事,也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她不想讓娘娘白白落入口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哪個做娘娘的,聽了這番話,都會欣喜的,這是真正的為自己考慮的人。所以,一向為如懿着想的海蘭,也對她頗為贊賞。如懿自己更是滿心歡喜的。

忠心,可靠

如懿進了翊坤宮後,對身邊的宮女太監,都會進行底細摸查。

容嬷嬷出身孤寒,無根無依,底細很幹淨。

在她處理退回彩緞子事件時,海蘭惢心,都對她很是滿意。

她自己更是對如懿說到,是娘娘救護的她,除了娘娘,她一個不聽,一個不認。

阿箬的背叛,傷透了如懿的心,惢心也出宮嫁人。

如懿目前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個可靠,果敢,做事利索的貼身丫鬟,所以讓她直接替代惢心,做了掌事姑姑。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之後,發生的許多事表明,如懿沒有選錯人。

為惢心報仇,給嘉妃帶耳墜這段容嬷嬷的表現更是精彩:

穿不穿得進,是奴婢的本事,肯不肯讓奴婢穿,便是嘉妃自己的心意。嘉貴妃您得忍着點,為了記住教訓,總得吃些苦頭。您的手抓子,随不随您的心,奴婢不知道,可是現在奴婢的手爪子,不聽奴婢使喚了。您說怎麼辦,嘉貴妃?您别在掙紮亂動了,否則,就是您自己,不小心,傷的耳朵,您規規矩矩一些,奴婢很快就給您戴上了,您也少受些罪。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容嬷嬷敢說敢做,收拾了嘉貴妃,讓人拍手叫好。

難怪有網友說,要是容嬷嬷早點出來,如懿就不會走那麼多彎路了。

如懿死後,容嬷嬷也跟着殉主了。

職場上,忠心是一個人必備的品德,一種職業道德。

如果一個人像阿箬一樣,背信棄義,即便他另謀高就了,那也隻是暫時的。

即便有再大的本事,老闆也不會重用他,因為老闆怕被出賣了;下屬也不會服他,因為每個人都會看不起品質不好的人;或者沒準哪天,他會被下屬出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