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了一期節目到了第二天我還想着它的話,我就會試着總結一下想的是什麼。

身邊的已為父母的人,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很用心的。花大錢買學位房或者送民校,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才藝班,都長着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

因為孩子,晚上的時間大都花在輔導作業上。因為孩子,周末除了送學做家務,也大都花在陪孩子學習上。電影啊郊遊啊逛街啊要不是孩子要求去,也就能省則省了。再有一點空餘時間,可能就花在搜尋各種輔導或者升學情報上了。自我都隻能在上班時間存在。

這樣的父母即使決定要離婚,會不會以孩子高考為先,一切等高考結束再說?會的吧!

儲殷教授的發揮應該是本季以來最好的一次,跟他已婚有孩的離婚律師身份有很大關系。論點有血有肉,引起了父母們極大的共鳴。确實有些夫妻是因為培養孩子的理念不同而鬧的不可開交以至于要離婚,那麼孩子考上大學後引起矛盾的主要問題不存在了,感情自然就恢複了。

但實際上這樣的夫妻隻是一小部分,其他原因要離婚的夫妻也多的是。

辯論講究切入口,無法面面俱到。

顔如晶的表現我也認為是本季以來最好的一次。講離婚法律講的很有趣。而且,她的論點,做任何事都需要選擇時機,我很認同。

蔡康永的觀點永遠是發人深省的。辯論的價值不在于認同已有的,而在于開辟新的。他關于這一辯題的新觀點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高考,而是學習。學習最重要的就是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身體力行演示怎麼拖延問題,不是好的教育。

所以,我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這樣的壞榜樣。

至于其它辯手,有些站孩子立場有些站父母立場,像李誕說的,不同立場高考和離婚的價值排序是不一樣的,隻能公說公的,婆說婆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