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 -布仁巴雅爾

天邊有一對雙星

那是我夢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霧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頂

去尋覓霧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駿馬

去追逐遙遠的星星

星星

天邊有一棵大樹

那是我心中的綠萌

遠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樹下

樹下采拮

去編織美麗的憧憬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

去追尋你的足迹

足迹

我願與你策馬同行

奔馳在草原的深處

我願與你展翅飛翔

遨遊在藍天的穹谷

影評

        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刺心的片子了。

      感動,或者輕松,似乎是内心一直追求的一種感覺。這源于白天的匆忙與内心的焦慮。

      可《天邊》讓我在觀看的過程中清晰地感受到心疼得痛苦。一次又一次,猶如水滴石穿的力量。

      《天邊》劇情并不複雜,蒙古族姑娘蘇日娜和母親被父親抛棄。母親在苦守和期待中憂病交加,臨死前掙紮着把女兒交給寺廟的喇嘛後安然離世。後來,蘇日娜被前來拜佛的漢人收養。20多年後,她親生父親的突然出現打破了已為人妻為人母的蘇日娜的平靜生活。她在愛與恨之間做着艱難的抉擇,最終,她選擇了原諒。

      家,是我們最熟悉的基本社會單位;親情,是我們最基本的感情。當這兩樣最基本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時,更容易引起觀衆的共鳴。不得不提影片中的一些細節,比如女人的癡情與孩子的天真,鄰居的淳樸與烏吉力的無奈,還有風中一直轉動的風車……在這其中,我們會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或者家人的痕迹,湧上心頭的更多的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動。

      看着情節的上演,我的腦海中,不可抑制的閃現出童年生活裡那無法忘記的一幕幕。似乎總是晦澀。小時候在姨姨家呆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姨姨姨夫都很疼我,并且兩人性情溫和,我過的也很愉快。可每次父親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來姨姨家時,我都會在分别時嚎嚎大哭抱着父親的腿不讓他走。姨姨姨夫為此很寒心,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會以這樣一種生離死别的情緒來告别。小時候的性情,實在太過于脆弱,或許從小内心的不安定,也讓現在的我對感情格外懼怕。如果說對于感情我有一百分的期待,那麼内心深處自會升起一百零一分的抵觸。自我保護的夾層太厚以至于忘記了心本來的顔色,也感受不到它最真的呼喚。

      烏日娜在寺廟中度過了她很平靜的日子。活佛說:有緣的人,随緣而來;無緣的人,随緣而去。父母,親人,如果我們隻有這一世的情緣,何不放下所有的芥蒂,即使滿臉淚水,也要告訴他你的愛。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普通人。我們彼此相愛着又厭煩着。我們彼此同情着又錯失着。終等有一天,當我們徹底失去時,我們才發現,相比起偉大的愛與同情,曾經的厭煩與錯失是何等的幼稚自私。

        蒙古草原遼闊如大海,個人在其中渺如一粟。但寬容接納的力量恰如一陣風,無足無翅,無處不在,無處不至!

        何不試着放下…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