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線上免費首映,大鵬實在太聰明了
有3種電影,不建議影評人們寫影評,因為不能批評。
第一,國産主旋律
第二,國産科幻
第三,免費的
2019年有《上海堡壘》一腳把國産科幻電影的大門踢關上了,2020年有《囧媽》開啟了電影線上免費首映的先河。
《大赢家》改編自1991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遊戲永無結束時》,到目前為止,豆瓣評分8.6,大多集中在三星和四星,不能稱得上多麼優秀,但至少不算爛,在今天國内同類型影片的大環境下,還算是勉強超出了心理預期。
翻拍不是原罪,這部電影還是認認真真買了版權,劇本的本土化做的還是相當不錯,“讓lingdao先死!”中國式的黑色幽默,貌似極端人格下的荒誕鬧劇,相比《囧媽》中規中矩的爛,《大赢家》首先在題材選擇上就讓人眼前一亮,大鵬終于脫離了國産電影所謂“小人物追求夢想”這樣光偉正的框架,而是開始試圖從側面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不得不說,大鵬越來越會做電影了。
《大赢家》首先就是一部非常捧男主的電影,男主角嚴謹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都決定着故事的走向和發展。整部影片的叙事節奏也是比較明快流暢,上來就直接切入了“普通人合理合法搶銀行”的主題,用嚴謹這個極端化人格襯托周圍社會環境的“不嚴謹”,如果把這個故事搬到戲劇或小品舞台上,相必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力。
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大赢家》的的營銷和前期宣傳可以說是十分低調,《囧媽》線上免費首映被陳思誠導演一頓暗示“不做折損同行的事”,那為什麼《大赢家》這樣一部既沒有定在春節檔又沒有太大拍攝投資,可謂是有退路又有進路的影片,沒有選擇撤檔放上院線,而是選擇了低調賣給線上平台呢,我認為,這可能是片方對于這部影片的院線收益本就沒有抱太大希望。
盡管影片評分并不低,但是它并不具備票房黑馬的潛力,粗略看下來,除了影片選材這一亮點,其他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甚至诟病不少。
首先是因為篇幅的限制,導緻影片嘗試刻畫的立體人物形象沒有完整的表現出來,反而顯得不倫不類,突兀且尴尬。導演于淼是電視劇出身,曾經執導過《一起來看流星雨》《小丈夫》等等,顯然,習慣了長篇劇集的于淼導演,對于人物形象的立體化意識是很強的,因此在這部《大赢家》裡,安排了不少故事主線之外的情節,目的就是為男主角嚴謹的個人形象增加更多側面,比如在影片結尾處,嚴謹對着鏡頭說出自己的“遺言”,關于家庭和朋友的長篇大論。這一情節,首先在影片之前的部分就沒有進行鋪墊,沒有讓觀衆一上來就對男主角的人設有着“常常受到忽視甚至不被歡迎”的印象,導緻當嚴謹說出“盡管如此,我還是選擇當一個好人”時,不僅是尬煽情,簡直是強行制造淚點,擰着觀衆大腿說“給我哭”。
其次是演員的演技,雖然大鵬越來越會做電影了是一個不争的事實,但是他的演技屬實不太ok,整部影片看下來,他的演技就是爛的踏踏實實,不論是台詞還是表情,都明顯偏向舞台化,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化的,沒有真正走到角色内心,隻是用程式化,機械化的手法塑造了一個人物,如果不是人設的表現力夠強,其實大鵬也并沒能從演技上表現出男主角的極端化人格。
當我們處在一個不嚴謹的社會中,是否能有足夠的信念來扮演一個嚴謹到偏執的人,就像影片結尾處所說,“嚴謹這種人,一個都沒有,還真不行。”
随着周圍環境越來越兒戲,大家都沒有了力氣再嚴謹地對待那些值得被認真對待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好像我們認真就真的輸了,好像我們認真就會被當成笑話。《大赢家》所制造出的選擇困境,恰恰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都經曆過的,可以說這部影片真正體現了戲劇的真谛和意義,抓住了社會的痛點,找到了觀衆的共鳴。
總的來說,《大赢家》這部電影有着影視人良心的體現,還是值得一看的(反正也是白嫖)。
關于我:王百吉 ,導演系在讀,熱愛偷聽世界,更愛用文字說話,在努力做好自己,謝謝你願意聽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