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親昨晚說想回趟老家,還特意說将就我的時間。我答應了。老家于我來說,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挂牽,盡管我沒有在那兒出生,也沒在那兒長大。老家在川東北小縣城的山裡,用父親的話說,到縣裡得走50裡山路。我曾經回過老家幾次,那兒山青水秀,風景宜人,空氣很好。

《大江大河》故事的鋪開,就是在老家這樣的小縣城的小山村裡。

雷東寶和宋運萍,這部劇前半段的主線。伴随着兩人的愛情發展,東寶在小雷家村的事業也做大做強。演員選擇上,男一号雷東寶由因《歡樂頌》一炮而紅、當下如日中天的楊爍擔綱,據說他現在的片酬在國内男明星中數一數二,其恰到好處的角色塑造使全劇可看耐看性增添了不少。萍萍的扮演者,清純樸實,乍一看,晃眼章子怡。

東寶和萍萍婚後次日,萍萍穿着結婚時的大紅西服,沐浴着午後的陽光和東寶走在田野上。這一幕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結婚的時候。忙碌完婚禮,第二天我和妻子到天府廣場遊玩。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天府廣場,還沒有下沉廣場,沒有地鐵,有的是一大片草坪和花花草草。在廣場一角,我給新妻拍照,也是午後的陽光暖暖照着,感覺輕松惬意。現在想起來,這種感覺是一種幸福感,大概是每一對新婚夫妻都曾有過的感受吧。

回過頭再說東寶和媳婦。用東寶的話,男人疼媳婦,不丢人,怎麼疼都不過分。工程兵轉業,大嗓門,毛手毛腳,卻處處依着媳婦,事事想着媳婦,東寶對萍萍的那個好啊,可以用百依百順來形容。嘴上挂着“我不疼你我疼誰啊”,時不時耍點小聰明。兩人補照結婚照,覺得萍萍頭發放下披着比紮起好看,就把橡筋藏起來假裝掉了。身邊有了萍萍,東寶每天都在蜜糖裡泡着,工作起來就更有勁了。

小雷家的村辦企業,剛開始時困難重重。尤其是這裡面還有人故意幹擾使絆。老猢狲就是其中一個,陷害東寶不成,被村民捆起來交給東寶發落,本來以為少不得吃一番苦頭,卻被東寶書記從輕發落。後來戴罪立功賣兔毛,不光到上海找到了銷售渠道,還出主意讓小雷家村自己成立兔毛收購站。解決了燃眉之急不說,還把生意越做越大。這個事,看得出來東寶書記做人不一般,氣量夠大,用人不一般,出奇招收奇效。大概是壞人也有優點,降服了收編了歸順了,其實也可以發揮正面積極作用的。後來,派人去找市電線廠讨債,東寶首先想到的也是老猢狲。還别說,這老猢狲腦洞夠大,讨債都按三部曲來設計。

在東寶書記的帶領下,小雷家村的企業從最初的磚廠,發展為建築工程隊、預制件廠、電線電纜廠、養豬場,逐漸壯大的村辦企業,改變了小雷家村民們的生活狀态,日子越來越滋潤。

但,生活本就有着殘酷的一面,注定不會是四平八穩的。對雷東寶有知遇之恩的縣委徐書記在北京工作的妻子,那個喜歡春天柳芽、曾說出遠遠望去滿樹柳芽就像鵝黃的煙的詩意女人,探望丈夫時因晾被子不慎墜樓而去世,琴瑟相和的兩夫妻突然就陰陽相隔。懷孕的萍萍意外摔倒後大出血,終不治故去,突如其來的變故擊倒了弟弟小輝和東寶這兩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人啊,生命之路,難道非得伴随着坎坷和苦難嗎?該怎樣理解生命中的擁有和失去?是不是當你擁有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在一步一步的失去?

想起了錢鐘書和楊绛伉俪,楊绛在丈夫過世後,将丈夫的7萬多頁手稿(其中有3萬多頁6種外文手稿)整理出來結集出版,将凝聚丈夫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傳承于世。這是多麼浩大的一項工程!這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卿本多情,在一起時相伴相依、你侬我侬,孤雁獨行時依然放你在心間,你願是我願,你想是我想。——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愛情。也是我向往的理想的愛情。

生命充滿着意外,剛剛晴空萬裡轉瞬就暴雨傾盆,提醒着每個人珍惜當下、珍惜身邊人比任何事情都還顯得急迫。萬念俱灰的徐書記調回北京,回到年幼的兒子身邊,表面堅強的他說了一句話,不能再把工作當作借口。

生活依然要繼續。對萍萍情深意重的東寶帶着歉疚,發誓不再娶,對母親和旁人介紹的對象一概不見,全身心投入小雷家村的企業發展中。直到五年以後,縣城裡最大飯店的女老闆、人稱小阿慶嫂的韋春紅走入雷東寶的生活。因受人誣陷,小雷家村的豬滞銷,韋春紅帶頭來買,還在飯店門口拉橫幅,寫着專供小雷家優質豬肉,甚至因此讓飯店的生意受到影響。她還找記者宣傳,消除了謠言影響。東寶感激之餘,對韋春紅的評價就兩句話,你是個好人,你的性子對我的胃口。韋春紅則說,你的性子也特别對我的胃口。但是,面對韋春紅熱情的追求,東寶卻一味地逃避。

萍萍的弟弟宋運輝和小學五年級女生梁思申,是這部劇另一抹亮色。從一開始我就覺得會有故事。小女孩從一開始對大學生兼校外輔導員的宋老師就百般刁難,盡說與她年齡不相符的話。不過,這個小女孩也真是個厲害的角色。父母不在身邊,堂哥堂姐多,爺爺奶奶又重男輕女,加上媽媽的成分不好,用她自己的話說,家裡每一個人都找機會想欺負她,好在自己聰明才沒被趕出去。就是這麼個早熟的主,從之前對宋老師的不屑,到後來找着理由跟宋老師獨處、厮磨,在小妹妹對大哥哥般的依戀之外,讓人覺得将來小女孩長大了該跟大哥哥發生點什麼。正好,一夜之間,小女孩烏雞變鳳凰,外公外婆從美國回來,省委書記都接見了,用小女孩的話,這個暑假過得那是揚眉吐氣啊。在小輝老師的點撥下,同意去了美國讀書。臨走前,小女孩告訴宋老師,我一定會趕超你的。短暫相處奠定了依戀的基礎,庚即又離開,走的徹徹底底,走的天遠地遠。小女孩帶着趕超宋老師的理想走了,再見小女孩,可能要10年以後了吧。這個伏筆埋的。

小女孩走了,小輝哥也從大學畢業了,去了一家大型國企——金州化工總廠。在這裡,遇到了尋建祥,初見時的油頭粉面、蛤蟆眼鏡、喇叭褲的廠子弟,為了追求冰山美人,硬生生主動變形為斯文人。可以說,兩個性格為人處事迥異的人卻神奇地走到一起,後來成了一生的兄弟。

男大當婚,宋運輝工作幾年後終于有了第一個女朋友程開顔,金州化工總廠程副廠長的閨女。

小女孩梁思申還沒到10年就有消息了。第一次回國到廠裡沒見到小輝哥,留下的禮物——5本英文書,其中一本的扉頁上用英文寫着——願我們從知識裡獲得快樂和勇氣。再次有她的消息,就尴尬了。程開顔在宋運輝宿舍裡看到未拆封的包裹,好奇地打開,一大摞書刊,還有一張小女孩的照片。小女孩已經長成大姑娘了,宋運輝說這麼多年沒見,長這麼大了,怕是路上碰着都不認識了。還有一封信,英文寫的,小女孩在美國遇到了麻煩,外婆去世了,外公和幾個舅舅就翻了臉,為了不讓小女孩分遺産,打算送她回國讀大學,問小輝哥怎麼辦。程開顔根本不知道兩人過去的關系,立馬翻了醋壇子。

善良又漂亮,深愛着宋運輝的程開顔,也許作為宋運輝的人生伴侶不是最好的,因為她和宋運輝相比,在精神層次上的差距明顯,且無法拉平,但做他的妻子也是沒問題的。長大後的小女孩,也許才是宋運輝理想的人生伴侶,但現實中卻又不能走到一起。這就是佛經上說的錯過嗎?這樣的錯過卻又不是宋運輝或小女孩的過錯造成的,他們隻是在彼此的人生中出現的時間不對罷了。他們一生隻能把對方深藏心底。也許有缺憾才是人生。而人生最美的錯過,莫過于此了吧。又或者有一種擁有是不一定要占有,彼此心存靈犀、相互欣賞,就這樣遠遠望着也覺得幸福吧。佛說,與其相見,不如懷念,與其攀緣,不如随緣。所謂的幸福,其實就看你的心境而已。

宋運輝是故事的另一條主線。主演王凱在這部劇裡演技爆棚,相信吸粉不少。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宋運輝遇到的貴人真不少。考上大學多虧當時從京城空降的徐縣長、後來的徐書記,到了金州化工總廠又受到廠裡水書記的賞識和幫助。憑着鑽研的刻苦勁兒,迅速成長為廠裡的技術骨幹,受到提拔重用。水書記不僅将其視為關門弟子,更從為人處事、個人發展上指點幫助。因人成事,因人廢事,這八個字是水書記送給他的處世金句,但宋運輝卻沒能很好地領悟。在金州化工廠技改問題上,宋運輝看到的是這将提升金州廠的産品競争力,水書記看到的卻是應該搞,但不是現在,要等待合适時機,争取有利位置。宋運輝不聽水書記的話,執意推進技改。把技術當成理想的宋運輝,卻最終成為以技術開路争權奪利的闵副廠長手中的棋子。這一次,宋運輝終于明白了點什麼。但他依然堅守技術理想,把這理想當做心裡的光,依然去做那個矢志前行的逐夢人。

改革的浪潮改變了每一個人,不同的是,有些人主動求變,而有些人被迫順應時代的變遷,還有的人在浪潮中迷失了自己。

小楊巡,個子不高,頭腦活泛,小小年紀就獨自闖關東。算來,他還是第一批下海做生意的一類人。在農村就因為賣饅頭被當作投機倒把抓起來,幸虧小輝哥找人才放出來。後來到東北闖蕩了兩年,再回來時還帶了一個哈爾濱的俊俏姑娘戴嬌鳳。那時兩人才認識八天,卻已是郎情妾意,卿卿我我,好得像一個人了。兩個都還沒到婚齡,楊巡回來就急着要跟小鳳擺酒,被他媽阻止了。早早的成為社會人的兩個小情侶,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是生存問題。兩人在電器市場租了攤位賣電線,日子倒也過得風平浪靜。倒爺趙小波的出現,略施小恩小惠,小鳳就吞了鈎,後來直接把小情侶單純而脆弱的愛情撕開了一條口子。一次酒局,小鳳把楊巡在内的三個男人喝趴下了,她否認與楊巡是小兩口,說隻是生意夥伴。其時,面對各種誘惑,小鳳的心思已經有了動搖。有了裂縫的感情,從來都抵抗不了外來的侵襲。面對趙小波的攻勢和洗腦,聰明靈動的小鳳一開始還能清醒地堅守,但沒幾個回合便猶豫退縮了。這時候,楊巡和小鳳賴以生存的小本生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辛辛苦苦攢的家底轉眼就沒了,還欠上了外債。窮困潦倒之際,趙小波出手相援,小鳳的情感天平因欠了人情而進一步傾斜。陰差陽錯,小鳳誤以為楊巡拿了借來的錢跑路了,一氣之下回了東北。癡心楊巡堅守着,期盼着小鳳回到身邊。但再次看到小鳳時,她已和趙小波出雙入對了。這時的無力感,更多的來自最愛的人給你的痛擊,讓你連反擊的念頭都死了。楊巡和小鳳,套用一句老話,叫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

打不死的小楊巡,發誓要用自己的努力拼命賺錢,赢得别人的尊重。他在雷東寶和小輝哥的支持下,繼續做電器生意,從電器市場的一個小攤位做到十幾個櫃台,直至把整個電器市場買下來整體經營。

迷失在時代浪潮中的,還有小雷家村的老書記,那個曾經為小雷家村操勞一輩子,曾經把雷東寶扶上馬,用多年來的威望支持他的老叔。就是這樣一個老叔,卻幹下糊塗事,貪了村民的血汗錢,最後尋了短見。

………………………………………………………………………

經濟改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生産力的不斷解放,是人這一根本要素的活力不斷釋放的過程。如果說東寶書記帶領小雷家村突破舊的經濟體制桎梏、創富奔小康的曆程,代表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敢想敢試,那麼宋運輝在金州化工總廠的經曆,則代表着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披荊斬棘、義無反顧。改革開放就從1978年那個秋天萌芽,在1982年的農村落地,再到後來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接踵而至,席卷神州大地,跟每個人命運相關,概莫能外。國有大企業在改革浪潮中,技術升級改造、與市場接軌,再到走出國門。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充滿活力,煥發着勃勃生機。

故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帶着濃烈的時代感,這也從人們的衣服漸次變化看得出來,講述的是小雷家村的變遷和金州化工總廠的發展,描繪的卻是改革開放的宏偉畫卷。時代的戰車隆隆前行,一如大江大河滾滾向前,沒有絲毫停歇。相信作為過來人的你我,看到這部劇時大概都會調出塵封已久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