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鐘愛看文藝片,最近大半年甚至整個2019年,我翻看了一下我的觀影記錄,幾乎沒怎麼看文藝片。不知道是不是人浮躁起來了,感覺再也靜不下心坐在電腦前兩三個小時僅僅去欣賞一部影片,我怎麼了?

...

前天晚上刷微博,被金雞獎刷屏了。看到《地久天長》囊括了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忍不住打開電腦想窺探一下,搜新聞,知道王景春和詠梅憑借此片又在柏林電影節拿下兩座金熊獎,更是加劇了我要去看這部電影的欲望。通過這麼一件事,不得不感歎:你的努力終有一天會被别人看到,如果還沒被看到,說明努力不夠。咬咬牙,請再堅持下去。


...

這部長達快三個小時的電影,以幾組工人階級家庭的故事,從80年代中旬跨越至21世紀,中間串聯起知青返鄉、計劃生育、下崗熱潮等曆史事件。三個小時的時長,一開始打開的時候我是拒絕的,太長了,我的耐心實在有限。但是靜下心來看進去的時候,又覺得三個小時好快,電影的内容是飽滿的,細節是豐滿的,故事是厚重的


...

首先要說的就是導演的叙事風格。電影的前70%是雙線叙事,被剪碎的劇情在兩個時空反複交織,我很喜歡這種看似淩亂,實則有故事的叙述手法,讓你在看的時候一直揪着一顆心,很想一窺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如何。


整部影片看下來,劇情并不複雜:劉耀軍、王麗雲夫婦與同事沈英明、李海燕夫婦是兩對交情很深的摯友,他們的兒子劉星與沈浩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玩伴,兩家的關系親的就像一家人。


...

事情發生小波折是在麗雲再次懷孕之後,身為工廠幹部的海燕因為職責原因強迫麗雲耀軍夫婦前去醫院做人流,也因為這次手術,麗雲的身體留下病根,從此再也無法生育。


幾年之後,劉星因為沈浩的推搡不幸溺水身亡,失去唯一的獨子的耀軍麗雲夫婦不堪打擊偷偷南下離開傷心之地,并收養了長相酷似劉星的孤兒并取名劉星。然而這個叛逆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卻離開了他們,從此再無聯系。


...

多年之後,身患腦癌的海燕在彌留之際又重新聯系了耀軍麗雲夫婦,想再見他們最後一面。


再加上另一對好友新建、美玉,以及英明的妹妹茉莉,故事就發生在這幾個人之間,刻畫了屬于那一代人的幾十年時空變化。


...

影片有好幾處很催淚的地方:先是劉星溺水後,父親耀軍抱着兒子一路狂奔去醫院,遠鏡頭與近鏡頭的交織,耀軍與麗雲的悲痛欲絕,雖然沒有那種戲劇感很強的沖擊矛盾,但依然讓我幾度想流淚。


然後是剛經曆喪子之痛的耀軍夫婦,在小年夜的家中,英明的妹妹茉莉來送餃子,三個人靜坐在家中,聽着窗外的鞭炮聲,什麼話也沒有。這一幕真的很感人,幾個人的隐忍悲痛無奈,就這樣克制着。


...

再是多年後幾對好友在醫院裡的重逢。麗雲與美玉的相擁而泣,海燕彌留之際與麗雲的訣别:現在有錢了,可以生了。這一段,我沒忍過去。


最後是結局,兩家人真心的和解以及結尾,劉星與爸媽的通話。在愛與希望、溫情與感動中,電影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号。


...

導演王小帥在一次采訪時說“它不是電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撲面而來的東西,你隻是在感受就行。”


嗯,我隻是在感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