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地久天長,很美的旋律,從小聽到大。

電影《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的新電影。可能沒有柏林電影節的雙銀熊,可能不知道這部電影。畢竟,現在每天都有新的電影上映。隻有關注的演員,才會去關注電影,才會去貢獻票房。

離我家最近的電影院,買了一張票,今年第二次進電影院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地久天長》選這個名字,故事應該是有關友誼的故事,但它的英譯名字是《No long,my son!》,很顯然這是一個關于父母與孩子的故事。看完三個小時的電影,第一次覺得這個電影的題目真的很直白,但可能是三個小時,兩個名字都很貼題,就像看了兩個故事。

中國北方的三對男女主,劉建軍,沈英明,張新建是一個國營廠的職工,王麗雲,李海燕,高美玉也是同一個國營廠的職工。三個男的是兄弟,拜把子兄弟;三個女的是閨蜜,總覺得是一輩子的閨蜜。劉建軍和王麗雲是一對夫妻,沈英明和李海燕是一對夫妻,張新建和高美玉是情侶,但最後也結婚生子。

故事就發生在劉氏夫妻和沈氏夫妻之間。本事最好的朋友,一起結婚,一起住在筒子樓裡,一起生娃,彼此都是對方孩子的幹爹幹媽。如果沒有後面的事,星星和浩浩就能一起長大,劉氏夫妻和沈氏夫妻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朋友一樣,搭伴生活,有滋有味。但,生活總不能如此如意,老天都給每個人都留了難題。

首先,兩個家庭事業升遷不一樣,沈英明下海經商,李海燕當了主任,劉建軍和王麗雲依然是車間員工。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是政策,國企執行力更強。王麗雲又懷孕了,而且劉建軍想把娃留下。但下班的時候麗雲暈倒了,懷孕之事也就被知曉。海燕帶着人來,要把麗雲送醫院做流産手術。那時的醫療水平低,手術出了事,不能再孕。如果,故事就這麼清淡走,不能再孕,也無所謂,反正有一個兒子星星,就夠了。所以他們也沒覺得是什麼大事,也沒有怪海燕。畢竟,她也是工作。

但,某天星星和浩浩在水庫玩,星星被水淹死了。而其中責任,有浩浩的錯,但孩子都走了,也不能把活着的孩子怎樣。

就因為這事,孩子成了兩家避諱的事。可以說,因為沈家,劉家不能有孩子了。兩家都不提,但溝壑就橫在他們之中。

劉氏夫婦遠走他鄉,可能是想避開所有熟悉的事物,避開所有有星星影子的人與環境。

在南方的漁村,他們吃着饅頭,過着當地人的生活。也收養了一個孩子,依然取名為劉星,可能這就是他們的念想吧。

兒子,青春期的叛逆,北方大老爺們棍棒式教育直接把他推的越來越遠。這也是大部分父子相處的一個階段。

沈氏一家,房企老總,醫生,生活富裕了,但那一頁依然沒有翻過去。海燕病了,臨終前想再見麗雲他們一眼,二十多年,她依然記得他們,想着他們。臨終一句話,現在我們有錢了,可以去看病,可以再懷孕……一輩子,你說長,真的很長;你說短,也很短,短得你還沒來得及救贖完了,就結束了。他們的愁與怨,早就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消磨了。最初的友誼,依然深紮彼此心中。所以,地久天長,真的很合适。

三個小時的電影,真的很長。昨天買票時,隻看到兩三個人買票,今天去,人還不少,但三分之二都是媽媽級的老人。

有人說,看《地久天長》,看得暈暈欲睡,有人說看得稀裡嘩啦地流淚。這是中國大背景下的故事,很多人會有共鳴。

在那些夾叙夾議中,我想起我的小時候,穿城而過的母親河,是家鄉禁止我們去的地方。從父母的角度是,不會遊泳去河裡玩,太不安全了而且小姑家的大表姐就是被水淹死的。父母的忠告,對孩子來說,都是耳旁風。一到夏天,同學都去河裡洗澡,想想都很爽。我也數次被老媽那些棒子,從河裡趕回家,而且每年如此。而後,我是不敢去,可能是親眼所見,所以對人是有震懾性的。我的小學同學被水淹死。一群男生在河裡玩耍,一位男生就永遠留在河裡了。現在我依然能記得那時的場景。因此,我現在依然不會遊泳。

其實,看完,很羨慕那樣的情誼。

就像裡面的歌一樣,友誼地久天長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