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老師說看電視劇的時候,如果隻看那麼一兩集,可能不太喜歡看或者覺得不怎麼樣,随時都可以放下不看。可一旦看多了之後,就想一直看下去,直至看到大結局才算滿意。我細細地想了一下,老師說的滿有道理。
剛開始看《勇敢的心》的時候,是因為放暑假在家裡無聊,就看了一兩集,以後每每無聊的時候就會看上一兩集,在家裡的時候真的沒看上瘾,那時候就看了十來集。等回到學校,有時候累了,想看點什麼休息一下,不知不覺地就把《勇敢的心》搜出來了,于是就看了,然後就上瘾了,再然後就看到了大結局。
要問從什麼時候我才上瘾的?或者說這部電視劇中的哪一種東西吸引了我?我想應該就是這四個字——“勇敢的心”。要說勇敢的心,當然就得說由楊志剛飾演的霍嘯林了。他身上有種東西,我覺得正是我欠缺的,那就是一顆勇敢的心。
在康熙60大壽的時候,他總結自己的生平時說自己之所以取得了如此的成就,歸功于自己的敵人,是自己的敵人逼着自己成功的,能說出這話的人都有一種驚人的氣魄。雖然他不居功,但試想一下如果換作别人在他的位置上就不一定也會像他一樣成就這番豐功偉業。霍嘯林就是他這樣的一類人,或者說霍嘯林就有他這類人的那種氣魄。一出場的霍嘯林不思進取,遊手好閑,看不出什麼特别的優點也沒有崇高的志向,我想如果生活在和平社會,如果他的一家二十八口沒有被殺害的話,他也許就會這麼碌碌無為了。
是時代的大背景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的選擇隻有生或者死。要說他有一顆勇敢的心,那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在那個人吃人的時代,如果不想被吃,就必須選擇吃人。他就選擇了吃人,但他卻并沒有喪失人性。這一點是很難得的。我想我能堅持把整部劇看完,就是這樣一個主題吸引的。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品格造就了他的這種特質。如何才能具有他身上的那種向心力?
我喜歡看這部劇,是因為霍嘯林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甚至還有一點人品問題的問題少年慢慢成長起來的,故事的情節雖然有些虛構,但整篇布局來看還算正常,不是抗日神劇,不是什麼功夫高手,不是心系天下而又能征會戰的技術型人才,他就是一個草根,就是一個沒什麼理想的草根而已。就是這樣一個背景的人卻成為了将來的領袖。我不敢說我像他,但我絕對的嫉妒他,我至少比他多讀了兩天書,我卻不具有他那樣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拿自己跟他比,與他相比,我到底缺了什麼呢?從一開始我就在想這個問題,我心裡有種模糊的答案,但是無法組織起語言來,那我就繼續想。
我想第一個決定他成功的因素應該是他的胸襟、胸懷,或者說他的度量。我真的很佩服他,他是一個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煩心的人。
他奶奶從小到大看他不順眼,他心裡不爽但是不記恨他奶奶;瑪麗亞誤解他,一直說他是流氓、無賴,即使霍嘯林一直在幫瑪麗亞,但一開始卻并沒有讓瑪麗亞領情,如果是我可能早就不幹了,我一直在幫你,你卻一直誤會我,我這是何苦作踐自己呢?可是霍嘯林就這麼做了。趙書城曾多次拿槍頂着霍嘯林的頭,可是霍嘯林卻一直拿他當自己的兄弟,甚至還為了能撮合趙書城和瑪麗亞兩個人感到高興。
真正心胸開闊的人不會計較這些個蠅頭小利的得失。先不考慮誰對誰錯的問題,别人罵了你,給了你一記耳光,你會恨他嗎?你在行善事,有人不理解你,甚至還出言重傷你,你還會繼續嗎?我想從人們對這兩點的答案就能看出他的胸襟到底有多大。想到這,我又想到了一個新問題,我們是要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還是做别人覺得好的事?不要急着回答,這個得好好想想。

第二個決定因素我想應該是他的能擔當。敢擔當、能擔當的人會給人一種安全感,這樣的人會産生一種向心力,讓人們願意追随。
因為他的能擔當,不管他在外面做了什麼事,家裡的人都會認同和支持他。他當衆給别人下跪了,可是家裡人和他的兄弟們沒有一個看不起他;敢擔當使他能聽取别人的意見,隻要你是對的,我就照辦,不管你是我的朋友還是敵人。因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因為他知道還有一群老老少少需要他來照顧,所以他做什麼事都能從這個大局出發,也就不在乎受一點委屈什麼的。
敢擔當讓他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是迎難而上,而不是逃避。說到這裡,我想說他是一個不怕麻煩的人。
我現在一直想做一個不怕麻煩的人,因為隻要我們是人,隻要我們是群居在一定社會圈子裡的人,我們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我們可以逃避,可以不去考慮它,我們可以選擇不走這條路。但是在一條新路上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我們不可能一直逃避下去,我不知道一直逃避問題的人會不會走到相同的終點,但我知道一直逃避下去一定會陷入問題的死角。本來你有很多路可以選擇,可那時候你就不會再有很多機會,那時候隻要你想活下去,你不會再有“想怎麼做”的機會,你就會被逼着必須要那麼做。
俗話說:“虱子多了不怕癢”。我想當一個人總在解決最麻煩的事的話,他慢慢的就會變得不怕麻煩了。當我們犯難的時候,其實不是問題有多困難,而是我們想逃避這個問題。可能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好多的步驟,需要大量的時間,太麻煩了,所以大多時候不是我們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我們不想解決問題而已。如果我們不去發牢騷,遇到問題直接上,也許我們會省下更多的時間。不怕麻煩地去做小事,不發牢騷,我們才會有時間做大事。習慣了解決小問題,在解決大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不妨試試。
第三個因素是他的巧言令色、能言善辯,或者說是臉皮厚、不要臉。不要從字面上理解這些詞,因為這些詞用在一個大寫的人身上絕對是褒義詞。以前我總覺得一個正直的人就得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就得說一不二,偷奸耍滑絕對是小人行徑。但是漸漸的,我明白了,我心中的英雄最多是個将才,絕對做不成帥才、領袖。所以項羽可以讓敵人聞風喪膽,但隻有劉邦才能做皇帝。
這第三個因素也可以叫為人圓滑,八面玲珑。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有這樣的品質那叫小人,一個有擔當的人有這樣的品質那叫大智若愚。一個圓滑的小人會不分敵友,隻要能為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可以出賣任何人,可以為任何人做任何事。而一個圓滑的有擔當的人,卻能用這一種神奇的技能遊刃有餘地穿梭在敵我之間,能利用敵人為自己心中的堅持謀得最大的利益,為自己守護的人謀得最大的利益。
圓滑另一個好處就是不會讓人陷入尴尬的環境中。當别人讓你陷入尴尬的境遇中時,不在乎的笑一笑,這不是臉皮厚、不要臉。這隻是表象,如果你隻看到了這一點,那就錯了。我這麼做是讓你摸不透我的底,不要輕易讓别人特别是敵人知道你容忍的限度。
當然,也不能一味的圓滑。對敵人要圓滑,對生活中的瑣事也可以圓滑,但對自己人的時候、對自己朋友的時候,一定要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