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這部電視劇,是我媽推薦給我看的。她的推薦理由有以下幾點:
1 扮演佛陀本人的演員面相和善,有佛的樣子
2 故事構思通俗易懂,将高深的佛法取最要緊的地方細細道來,有趣味性和教育意義
3 印度人講印度故事最為合理
從前,我認為我媽從前是求佛卻不信佛,她可以給很多寺廟捐香火,但目的都是求佛,而她對佛法卻知之甚少。當這樣一部電視劇橫空出世,她覺得自己都學到了很多道理,所以當她推薦給我看的時候,我也欣然接受了。後來我媽就常常問我看劇的進度以及感悟,所以某一個朦胧的,睡眼惺忪的早晨,我跟我媽進行了一場圍繞電視劇的對話。
以下段落,加粗的部分為我媽媽的答複:
你如何看待悉達多王子的做法?比如在這個各個國家的王子或者國王都推崇,王子們要習武,之後要打仗,要上戰場殺敵,殺敵越多,獲得的疆土越多,那麼越能夠說明這個人勇猛。但是這個時候,悉達多王子不願意殺生,不願意傷害他兄弟,哪怕知道這個隻是競技,他都不願意,他在家畫畫。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這恰好預示着佛将來的命運,說明他内心中的善良引導他做出以下決定。
這種善良被解讀成了懦弱,哪怕不是懦弱,電視劇中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善良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是沒有用的。國家要通過戰争來獲得更多的土地,善良沒有用,你怎麼看待這個說法?
這當然是善良的,隻是很多人不理解。
也就是說,善良雖然表面看上去沒什麼用,但是實際上卻可以讓這個國家更加的和諧,或許比戰争更加有利于國家和平。那悉達多王子去妓院裡面,看到那些女人被傷害,然後就去跟他父王說,以後再也不許傷害女人,無論這個男人是王儲還是誰,無論這個女人是貴族還是平民,所有的女性都不應受到傷害。為妓院的女人争取權益,這是什麼有利于國家的好事嗎?
可能是一件好事吧
所以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用,但實際上對社會是有大大的益處的。還是,你認為悉達多王子做得對,他不傷害别人是因為他善良,他為妓女争取權利是出于大愛,是不是因為你先入為主的知道他未來會成為佛,所以他年輕的時候一定與衆不同,所以他做出的選擇肯定都是對的。
所以你還是認為,真理是掌握在有權利或者有地位的人的手中,隻要是他們說的,就是有道理的。但是普通人突然提出這樣的想法,你就會認為這是毫無依據的。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悉達多可以成佛?為什麼是他成佛?或者說,為什麼大多數“著名”的佛,都是貴族出身的王子?難道是因為他們放棄了榮華富貴,就說明他們的犧牲更大嗎?所以是不是隻有貴族才能出佛,因為他們放棄了更多的東西。他們吃過見過,就知道窮極富貴也不過如此,所以可以四大皆空。我們看到悉達多從小就在父母的愛護中長大,有父母愛人的支持,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也可以生出慈悲之心去憐憫窮苦之人。悉達多放棄父母孩子和整個國家,沒有人抱怨,而是去支持他。
而對于平民來說,多一點财富就會多一點舒适,生活就會好轉,所以财富對于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他們忙于生活,也不會去思考普度衆生的事情,所以平民隻能做比丘,去追随,卻很難修成正果。而那些放棄家庭去做比丘的人,他的家人卻很難理解他們,原因也很簡單,他抛家舍業,出家之後自然也少了些負擔,那麼負擔就轉移給了家人,如何能讓家人理解他們呢?
但是劇中也有一幕,有人說自己為了苦行放棄了家族的财産,旁人說你不知道悉達多放棄了更多,他放棄了整個釋迦王國,所以他更誠心,更容易證明正道。但是佛陀本人又說,如果一個貧窮的人,在面對财富時不動心,那麼此人的心,比那些放棄财富的人更加真誠。
然後我媽說:诶喲這個太深奧了,我沒想過
Over
原本想了很久的問題,就這樣被我媽媽無情地打斷了。
所以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遺憾的是,這部劇中那麼多道理,那麼多先進的理念,終究沒能進入到我媽媽的實際生活,就是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做不到。故事本身是感人的,每個人都能夠持中道,那麼這個世界應該會少很多戾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