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日子過累了,偶爾走進别人的故事裡過過瘾也不錯,好東西不敢獨享,這些電影躺在收藏夾夠久了,選些治愈的好故事,躲避不敢出門的三伏天吧~
【歐美篇】
一、《普羅旺斯的夏天》——治愈的生活

《普羅旺斯的夏天》
夏天推薦電影,當然要應個景,分享一個夏天的故事,而夏天的标配絕對是異域小鎮,鄉村,海浪,短褲,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色彩,更有在熱浪眩暈中經曆一的場溫暖的夢。像在“寂靜裡低語”的插曲——《The sound of silence》,色彩明朗的法國鄉村,略帶倔強的爺爺保羅,加上自帶花香的普羅旺斯,在一個明媚的暑假,巴黎的孫女孫子們來到這兒,看起來滿是代際的隔閡,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爺孫彼此的關系卻不知不覺走進。看似松散又毫無野心的叙事,其實是一份看淡紛擾的從容。看這樣的電影,你會憧憬這樣的日子,即使在奮鬥的年紀,也會說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生活,哪有那麼多沖突和二元對立呢~

《普羅旺斯的夏天》
二、《觸不可及》------何必在意

美版《觸不可及》
這部電影有兩版,在2011年的法國版獲獎無數的前提下,2019年的美國版再次登上大熒屏。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真的東西本來就吸引人,而故事本身就很感人,下肢癱瘓的有錢人因生活無法自理,急需護工。而黑人青年在被妻兒趕出家門的情況下歪打正着,意外獲得了這份工作。一個是出身高貴的白人,一個是身在底層的黑人,看起來不相容的世界就這樣相遇了,不知道如此人設是不是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确,就像《綠皮書》,“一黑一白”的美好友情,令人動容,但從前段時間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緻死的事件來看,它總和事實上的種族現狀半毛錢關系也沒有,沒辦法,某國自欺習慣了,免不了意淫平等而美好的世界,進而蒙蔽世人,感動自己。不過,回到故事本身,這總歸是兩個人的故事,有錢人因為痛失愛妻和自由殘喘度日,青年則掙紮在溫飽的邊緣,不受妻兒待見。兩個人的出身、經曆截然不同,但他們卻都有着各自的觸不可及。就這樣,帶着各自的遺憾,他們從陌生,不解,隔閡中展開一段奇妙的友誼,好的關系是相互救贖,如果你期待擁有,要相信,唯勇氣長存。另外,我隻看了美版,所以沒法給大家比較,我相信兩版各有千秋。順嘴說一下女神妮可基德曼,雖然她甘當綠葉,但還是不可阻擋,釋放出女一的光芒啊。
三、《心靈捕手》-------終須一别

《心靈捕手》
人生一輩子到底什麼最重要?對于一個天才來說,人們都希望應該“人盡其才”,但你問過那個天才嗎?主人公威爾在數學方面有着驚人的天賦,麻省理工大學的蘭博教授有心栽培,無奈威爾因叛逆滋事,失去了自由,又因陳年往事無法打開心鎖,幫他輔導的心理醫生被一個個趕走,直至桑斯教授的出現,威爾從對峙轉為接受,選擇了自我和愛情。我想,不管你是不是天才,都有權利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因為,比起活在别人的眼裡,不如活在自己的心裡,不過,在此之前,你總會迷失一段時間,但生命裡終歸有一個人,會打開你的心扉,慢慢治愈你。總之,人生不複雜,隻管聽從内心。
電影裡,威爾和死黨查克的友誼也很感人,查克一直不願朋友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希望他離開故鄉,去追尋更廣闊的天空,還說過,希望有一天敲威爾的家門時,他已經不在了,連再見也不說,去了真正屬于他的地方。突然有一天,如查克所說,威爾走了,開着查克給他組裝的車子,這時,查克開心地笑了,帶着一絲不舍,上了車,把副駕駛的位置讓給了别得哥們,“仗義皆是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真正的友誼是沒有占有,沒有私心,希望對方過得比自己好,勸對方離開自己,奔向更好的未來,最好的告别頁是不告而别,因為你來不及準備,猶豫,躊躇。勇敢,其實不需要過多的擔心與衡量。

《心靈捕手》
這也是我樂見并期許的離别,每一個人都是對方的過客,就像去年我和學生們的離别,如果誰因為誰的暫别非要痛哭流涕,那就哭一次吧,将其化為遠方的一份期待和牽挂,接着,馬上擦幹眼淚,以此為動力,帶着美好的回憶,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是離别的意義。而來過的意義呢,是留下狹隘地回憶,還是廣博地給予未來,很顯然,很高興,我選擇了後者,對方有了為自己而努力并變得更優秀的想法。這比什麼都重要。至于留下的遺憾,還有心裡那一絲絲意難平,記得課上我和他們說過,“這一次遺憾,是為了下一次的完美”,雖然,完美并不存在,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最後,如果你是老師的話,如果你需要過屬于自己的假期且不被打擾,蘭博教授這句話很受用:“Today is Saturday”

《心靈捕手》
四、《老無所依》--------你說了算

《老無所依》
看過電影,你會對《老無所依》這個名字心存懷疑,因為他“文不對題”,電影壓根和養老的話題一點關系也沒有。隻能勉強看成是翻譯的成語新解。回到電影本身,故事的情節并不複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獵人在兩夥黑社會交火後,撿了個大便宜,得了筆意外之财,殺手被雇來追蹤這筆丢失的錢,一路殺人如麻,而警察永遠後知後覺,隻能收拾殘局,一切你想在這個電影裡看見的貓鼠遊戲通通沒有,正義得不到伸張,忏悔被僥幸取代。觀衆看不到爽劇的套路,看到的卻是生活的真相。一筆錢就令人膽大包天,抛家舍命。一切你認為理所應當的走向都會發生反轉,經驗主義講不通這個世界,意料之外成了情理之中。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不就是失衡的嗎?不合理的事正一天天變成眼前的常态,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來給你的未來借鑒。

《老無所依》
科幻小說《三體》裡提到過“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随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但規律往往是最坑爹的東西,電影裡最精彩的情節莫過于獵人和殺手的周旋,驚險刺激,高潮叠起,在不見手指的暗夜,笃定的殺手如死神一般神出鬼沒,尋覓着獵物,不殺人反而更加恐怖,好像這個殺手認定的事,就不會失手,笃定和無所畏懼真讓人不寒而栗。

《老無所依》
五、《實習生》-------都挺好

《實習生》
傳說它被評為公關十大電影,也不知道誰評的,各有所圖喽,不管它。電影裡的實習生有些特别,他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而是位年近70的長者,他曾經精明強幹,獨當一面。但因為不安于過平淡的退休生活,加上老伴兒去世,所以更渴望忙碌而充實的職場。通過應聘,老人成為一個年輕創業者的手下,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位從容樂觀淡然處世的長者,成了創業者生活中的摯友,而長者也在工作中收獲了一份愛情,這讓我想到《乘風破浪的姐姐》,沒有那麼多“晚了”,沒有那麼多“應該”,隻要不犯法,不違背道德,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什麼時候都可以重新出發,任何年齡都可以光芒萬丈,隻要付得起代價,年華永遠盛開。

《實習生》
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人即老虎”

少年派和老虎的海上漂流
用簡介去抒發我急于分享這部電影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但介于背後複雜的寓意和無限大的解讀空間,千言萬語也隻能化作短短幾百字了。和《隐秘的角落》一樣,故事的最後也是一個關乎相信夢幻童話,還是殘酷現實的選擇,可以說,主人公最後叙述的兩版結局,無論你選擇相信什麼,都是一種自我催眠,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真實也就是如此,有個網友評論是這樣的,“信仰不是你相信什麼神,而在于你相信有什麼力量能夠幫你度過殘酷的現實,支撐你的信念,相信你的堅持。”,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我們的人生就像少年在海上與那隻兇猛的老虎相互制衡,共同經曆的風浪,在曆經這場用浪漫美麗包裹的殘酷現實過後,我們還是得繼續向前,原諒自己,回歸生活,如果你看過電影,可以回來再看這段話。傳說,這部電影也是有原型的,但過分殘酷,就沒有必要了解了。

成年的派
其實,“少年派”的名氣無須我誇張賣力地吆喝,無論原創劇本,電影畫面,剪輯特效,還是導演極其幕後團隊,它都是一部頂配的作品。我們隻是缺少那一份安安靜靜好好欣賞一部好電影的心。怎麼樣,說這麼多,“爬山”的梗也用爛了,各種解讀也看遍了,“不做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暑假到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