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什麼時候才會大徹大悟,大概就是後知後覺失去一切的時候吧。人生若隻如初見,我想我不想把一切都變成遺憾。一段情,一段記憶,終是就此終結了。

                          ——《阿郎的故事》觀後感

著名導演羅姆說過:“電影具有比任何其他藝術更富表現力的細節”。我一直喜歡這樣的影片,其情節不乏笑點與淚點,笑點出現時可以讓我捧腹大笑,淚點出現同樣可以讓我嚎啕大哭。它可以像喜劇一般讓我忘記煩惱,卻也可以讓我感動到痛哭流涕又或是引起我的各種思考與共鳴,它們賺足了我的情緒,讓我為其情節或是場景甚至是一段背景配樂喜怒哀樂。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哪怕隻有一處能夠觸動内心,就值得我去回味和記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2019年12月1日,2019年已接近尾聲了。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很快,還有30天就要跨入2020年了,2019年許下的flag都完成了嗎?還是早就忘記了呢。于我而言,當初說好,每個周都寫一封家書的我,終于要趕上來了,最近閑暇的時光裡除了看書以外,偶爾尋找一些過去的影片去觀看,再一次勾起自己小時候滿滿的回憶。記得那時手機電視還沒那麼普遍,每逢村裡放電影,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會搬着凳子圍在一起看所播的電影,談天說笑,趣味無窮,同一部電影在不同的年齡和地點看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收獲。所以,前景的第八封家書,就記錄一下我觀看喜歡的一部電影《阿郎的故事》的觀後感吧。

《阿郎的故事》是一部港片,看電影簡介時,我以為這又是江湖浪子隐退江湖,十年後又重新出山,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老橋段故事。但看完了電影才發現,這部電影看似平淡無奇,卻讓人有一種化不開的情,讓你足夠忘卻故事本身,用另一種感情去回味這個故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的開頭,講述了富家女波波不顧家庭反對,嫁給了摩托車手阿郎。年輕時的我們,一旦陷入一段感情,便失去了理性,總覺得他就是你的全世界,不願意聽取任何人的意見,波波也不例外。直到那一天,醉酒的阿郎失手把大着肚子的波波推下樓,愛人瞬間變成惡魔,一切美好瞬間化成噩夢……之後就是發生着一切的不幸,阿郎失去自由,面對妻離子散。隻是當多年以後,阿郎終于浪子回頭,帶着波仔獨自生活,再次遇見波波時,他們仍還相愛着對方,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逾越,他們還是沒能彌補那個遺憾。

電影裡最令我很觸動的是這段濃厚的父子情,雖然住的地方很邋遢,但卻很溫暖,父子兩人的大頭照,晚上睡一起、一起遲到,一起吃午飯、一起吃樸素的晚餐、一起吃糯米雞,辛苦但快樂。時刻可以一起沒大沒小,沒心沒肺的打鬧。看似父子關系,實則更像朋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了讓波仔和他媽媽去美國,即使很舍不得,阿郎把波仔痛打一頓,說不要波仔了。當時看到這裡可以說是戳中很多人的淚點了,都說父愛如山,也許大多數的爸爸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扮演着一些“狠”角色,他們在我們做錯事時也會嚴厲批評、懲罰我們,可是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也是希望我們能承認錯誤,改正錯誤,成為更好的我們。隻有理解了父親們這些“重如泰山”的愛,我們才能更好的和他們相處,更好的理解他們。很幸運的是阿郎這麼做的原因,波仔都懂。

阿郎工資不高,生活也比較拮據,可是面對着波仔喜歡的狗狗,雖然表面拒絕了,最後還是辛辛苦苦工作攢錢花血本買給了波仔。就像筷子兄弟的《父親》裡唱的一樣,父親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們。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對于阿郎和波波的愛情,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我隻是很同情波波的遭遇。曾經的阿郎因為放蕩不羁而失去過波波一次,可後來他們再次相遇時,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再回到從前,為了挽回波波,他又選擇了賽車,影片的最後,滿臉血迹的阿郎沖過了終點,賽車翻騰,熊熊大火,曾懷着無限幸福憧憬的母與子瘋狂地沖向烈火時,阿郎卻在火光中永遠閉上了眼睛。波波還愛阿郎嗎?答案是肯定的,隻是波波和阿郎再也沒有以後了,阿郎對波波的遺憾再也無法彌補。

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絕望中看到期望,當期望幾近成真之時,又幻滅為更大的絕望,《阿郎的故事》便是這樣。人生沒有重來,也無法隻如初見,好好珍惜一切。

...

這樣的快樂太再不會有了

文:吳興文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