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句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是對忠信者而言,但對欺詐者,三人行,必有惡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原本講述的就是一個基于幻想與現實的故事。劇中的人物都在施着各種惡。

-1、 蓋茨比——浮華美夢的幻想者 。

作為美國文學史上一個符号性人物,蓋茨比窮盡一生都沒有得到他所期待的愛情,在作者看來,蓋茨比的存在都隻是一個虛僞的夢,他自始至終都活在自己的想像的那個虛幻的世界。

在小說開頭的題記中菲茨傑拉德這樣寫到:“那就戴上金帽吧,假如能夠感動她,假如你能為她起舞,那就為她起舞吧,直到她感動地說‘愛人,戴金帽的,跳舞的愛人,我必須擁有你。’”

這個題記試圖為我們描述一個為了愛情而戴金帽的蓋茨比,這也是蓋茨比不擇手段掙錢,繼而跻身上流社會的真實目的。

小說中奢華糜爛的生活和虛僞空洞的人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蓋茨比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始終保持着一顆純潔的愛情之心,這一點在那種貪婪浮華的時代背景映襯下彌足珍貴。

但可悲的是,蓋茨比的愛終究是自己編織出來的美好幻想,一個虛幻的夢。

蓋茨比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呼喚着愛人的名字,顯然在蓋茨比的世界裡,他依然保持着對于愛情的一份美好幻想與希望。

從整個故事發展的情景我們不難看出,除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時代環境是造就其悲劇的原因,蓋茨比自身也蘊藏着矛盾而脆弱的悲劇性特質。

蓋茨比是夢想家,他是美國夢的化身,他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正如美國人相信美國是上帝的實驗田。

蓋茨比本身的悲劇性在于,在那股向上的力量背後,他是如此的貧瘠和荒蕪,除了無盡的夢想和樂觀,他是如此的一無所有。

甚至那份夢想也不過是空洞的海市蜃樓而從未真正實現。蓋茨比不過就是時代的一個犧牲品,這一切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的人生隻是一顆流星,短暫的浮華背後稍瞬即逝。


...

 2、 尼克----夢幻破滅的見證者 。

影片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尼克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作家,作為“美國夢”的又一代表,他見證了蓋茨比夢幻破滅的全過程。

這個由美國西部來到東部,最後又回到西部的年輕人,在這個紙醉金迷的浮華社會,目睹了太多的謊言與虛僞,肮髒不堪、污濁不清以及虛無缥缈的愛情,可以說他對這個世界備感厭惡失望。

對他而言寫作是唯一最好的一種傾訴,于是他付諸到紙上,将他知道的一切有關蓋茨比的故事寫了下來。

他将書名原叫做“Gatsby”(蓋茨比),但是為了表達他的對蓋茨比尊敬與懷念之情,他又補充上“The Great”(偉大的)。

因為在他的心目中,蓋茨比為了愛情而矢志不渝,已然成為他心中最為尊敬與偉大的人物。

在小說最後,當尼克再次步入蓋茨比以前所住的豪宅,眼前的所有已是物是人非,這一切讓他怅然若失。

但尼克最終完成了自己“夢”——成為作家,而這一“夢”雖沒有萬貫家财,卻也是“美國夢”的實現。

從小說本身來說,尼克代表的是另一個悲劇人物,他目睹着自己所希望的美好結局毀為一旦,卻又無能為力。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尼克本是一個對未來充滿激情的人,因為他的無力改變這一切,變成了一個對感情絕望的人,一個看不到未來的人,也是見證整個夢想破滅的人。

3、黛西-----物質世界的犧牲者 作為小說中的女主角,黛西的出場可謂驚豔無比,對于黛西的情感注入,作者似乎投入過多,以至于将她的形象過于理想化。

小說中的黛西年輕貌美,穿梭于金錢與權力之中,盡管表面上她被兩個男人所操控,在情感上處于被動的角色。

但實則她是一個内心缜密,圓滑精于世道的人,看似美麗的外表下,輕柔的話語之間其實透露出的是絕情和無恥。

在荒涼的世風之下,這種人最容易生存,最容易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

概括起來,黛西就是一個花瓶一般的純物質女孩,而到最後仍然是一個純物質的女人,是一個茫茫世間的下等貨色。


...

 4、湯姆----種族主義的捍衛者 小說中的湯姆出身于富貴家族,其本人有極濃厚的血統自豪感,他始終認為一個人的本質取決于種族。

這一點無論從茶餘飯後所談論的話題,還是和蓋茨比的對白我們都可體會到。

盡管黛西對他而言很重要,但這種富人總有些風流韻事,他和修車老闆的老婆的私情。

而到最後他的情婦被車軋死,他透露出的那種極度傷心而又不敢表現出來的狀态,也證明了他善良的一面,不敢表現出來隻是為了捍衛他的榮譽,他所謂的血統驕傲。

小說中,湯姆指出蓋茨比的錢來路不正之後,闡述了一段關于舊式貴族永遠高于暴發戶新貴的觀點,指出貴族的高貴是在血液裡的,出身貧寒之人不論做什麼都無法彌補這個差距。

綜其所述,湯姆是一個自大的種族主義者,一個為了捍衛自己的面子和榮譽不擇手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