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52
鞏俐Li Gong

要選出一個最能代表中國的當代女演員?一個名字呼之欲出。
鞏俐,江湖人稱“鞏皇”,無論在國内還是國外,她都擁有皇後般的氣場和地位。一堆的獎項和榮譽,能媲美的大概隻有已經淡出影壇的張曼玉。
毫不誇張地說,她不光有資格代表中國女性,還可以代表整個東方的女性,“東方臉的代表”,“全球最美的東方女人”等美譽絕非浪得虛名。

2010年後的鞏俐減低了拍戲的頻率,9年來她隻有3部電影上映。
《我知女人心》;
《歸來》;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其中隻有和張藝謀再度合作的《歸來》能讓人滿意,其餘兩部都隻能算是平庸的商業片,和很多已到知命之年的大牌演員一樣,她似乎是開啟了“養老模式”,降低接片的質量要求,但偶爾仍然會有口碑不錯的佳片。

作品數量減少并沒有讓鞏俐在大衆的視線消失,她還是新聞媒體争相報道的重點對象。
2018年金馬獎,身為評審團主席的她拒絕上台頒獎,引起一片嘩然。事情的起因被曝出後,全國上下為她的行為點贊。縱然國籍寫着是新加坡,炎黃子孫的血統也并沒有被抹去,面對某些台灣電影人的不當言論,她拿出了強硬的态度,做出了一個中國人民都應該做的事。
2008年宣誓成為新加坡公民一事把鞏俐推到了風口浪尖,她是中國女演員的翹楚,卻要放棄中國人的身份,很多人都對此心存芥蒂。
其實當時鞏俐的丈夫是新加坡人,更改國籍大多是出于個人生活上需要,因為她是公衆人物就肆意批判未免有些道德綁架。而當她在金馬獎彰顯出自己的愛國之心後,已經沒有人在意她的國籍。
她骨子裡還是一個中國人。

2019年戛納電影節,鞏俐再次現身,盡顯國際巨星風範。她此次前來是接受第五屆“躍動她影”的獎項,幸虧有她來,中國女性的臉面才不至于被某些“蹭紅毯”的所謂網紅給丢光了。

21世紀初,鞏俐還擔任過柏林和威尼斯兩大電影節的評審團主席,而且還是史上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擔任評審主席的華人。
電影之外,她也為中華民族無限增光。
回到電影之内,她的“養老模式”可能要結束了。
先是有婁烨的諜戰片《蘭心大劇院》還未公映;

确認加盟好萊塢電影真人版《花木蘭》;
宣布與陳可辛合作《中國女排》,飾演主教練郎平;
還有一部馬丁·坎貝爾導演的動作驚悚片《阿娜》在計劃當中。
不是演大片就是和大導演合作,當主演,預計接下來“鞏皇”是要滿血回歸影壇了。

鞏俐一直是各大導演們的“心儀對象”,拍出《盜火線》的邁克爾·曼就曾表示,他認為鞏俐是數一數二的女演員,一直想要合作都沒有機會。
直到準備拍《邁阿密風雲》的時候,他才有機會找到鞏俐來出演自己的電影。實際上那并不完全是個機會,根據北京晨報2006年的一則報道,邁克爾·曼說原本鞏俐的角色打算用拉丁裔演員,畢竟身份是古巴女毒枭,另外鞏俐的英語說得一般,西班牙語完全不會,要出演着實有些勉強。
就在邁克爾·曼以為要錯失機會的時候,鞏俐搞定了語言障礙等困難,達到了出演的條件。
然後《邁阿密風雲》裡的性感女毒枭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有評論認為,鞏俐的表演有驚豔之感。
電影的口碑票房都十分一般,卻無礙鞏俐在2006年被《時代周刊》評為“60年亞洲英雄”,并上榜《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大偉大演員。

2004年,她還和王家衛合作過《2046》,以及《愛神》裡的一部短片。
《2046》就不必多說了,除了鞏俐,還有章子怡、王菲、劉嘉玲、張曼玉 、董潔的出演,幾乎個個都是女神級别人物。
根據梁朝偉的描述,為了完成一個鏡頭的拍攝,鞏俐哭了大概二十次。

《愛神》裡的短片《手》,王家衛讓鞏俐穿上了旗袍。大概在他的心目中,鞏俐和張曼玉是處在一個等級的。

曾拍出《相思樹》、《心香》等佳作的中國第五代導演孫周,則找到過鞏俐出演自己的《漂亮媽媽》和《周漁的火車》。
鞏俐分别飾演了一個離異的母親和一個文藝女青年,樸素的人物形象對她來說難度不大。

比較困難的是和周星馳的合作。
李力持導演的《唐伯虎點秋香》,她飾演的秋香足夠美麗,但和周星馳的個人風格并不是那麼融洽,反倒苑瓊丹、鄭佩佩等配角更放得開。
王晶的《賭俠2:上海灘賭聖》也有着同樣的問題,鞏俐和周星馳的感情戲并不是十分默契。很大的原因是當時星爺開始和鞏俐并不熟,害羞的星爺在戲外都不敢上去主動找鞏俐說話,共事過一段時間才開始慢慢有些感覺。
多年後鞏俐才接受采訪時回憶道,她非常欣賞星爺獨特的個人風格,同時懊悔歎息自己當時沒能完全參與到劇組的“瘋狂”當中,确實是沒有發揮好。

還有一位和鞏俐有過多次合作的大導演就是陳凱歌。
1993年,他們合作的《霸王别姬》是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産電影,鞏俐在張國榮和張豐毅之間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美國權威雜志《首映》這樣評價她的表演:
有了鞏俐演的菊仙,對于先生的同性戀愛人從輕蔑、尊敬,到相濡以沫,不僅是中國影史數十年來最動人的三角愛情關系,更是超越合作男演員的絕佳演出。
該雜志在2004年的影史百位傑出演員評選中,鞏俐以《霸王别姬》名列第89名,成為了唯一上榜的華人演員。

此後她參演了陳凱歌的愛情片《風月》,曆史片《荊轲刺秦王》。其中《風月》幫助她第二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後,男主角張國榮則提名了金馬影帝。

不管以上的大導演和鞏俐有過多少愉快的合作,都比不過一個導演。
大概有一半中國人都知道,他是張藝謀。
可以說如果沒有張藝謀,就沒有今天的鞏俐。就算鞏俐被其他人挖掘,她的成就也會大打折扣。
演員終究還是要靠作品說話的。
在鞏俐的演藝生涯中,不用數都知道張藝謀導演的作品數量是占比最多的,而且在張藝謀作品中的表演水平,也遠高于其他人的。

1987年,還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就讀的鞏俐被張藝謀選中,出演《紅高粱》。
那是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也是鞏俐的電影處女作,兩人的首次合作,一鳴驚人。影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等多個重量級獎項,這是歐洲人第一次見識到中國電影和中國女演員的非凡力量。


兩年後張藝謀繼續找來鞏俐,讓她出演自己的第二部作品《代号美洲豹》。葛優大爺也在其中,不過撲街了。人們對張藝謀和鞏俐戀愛新聞的關注度也遠高于他們的電影。
第三部的女主角還是女友鞏俐,《菊豆》中她奉獻了生涯突破性演出,家庭婦女菊豆的形象堪稱震撼人心。

第四部《大紅燈籠高高挂》,女主還是鞏俐。電影的主題與《菊豆》相似,都帶有批判封建思想的意味。而鞏俐的表演卻完全不同,這次她演一個被迫出嫁的傲嬌大學生,最後活生生被逼瘋,滿滿的無奈和唏噓。

1年後的《秋菊打官司》張藝謀繼續探讨深刻的社會主題,鞏俐繼續着颠覆着自己的銀幕形象。她憑借秋菊這個農村姑娘一角再次驚豔世界,據說為了拍攝她還學會了标準的陝西腔。
在張藝謀的紀實風格下,鞏俐憑借過于真實的表演拿到了威尼斯影後。26歲,她站上了人生的巅峰。有了鞏俐的實力助陣,張藝謀連續兩年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的獎杯。

但他倆的巅峰期還未結束。1994年,《活着》在戛納電影節首映,并拿下評審團大獎。鞏俐的演出一如既往地穩定而出色,張藝謀則拍了可能是他一生之中最好的一部電影。

之後的三次“張鞏合作”是心碎的。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被稱為是兩人的“分手之作”。電影拍完後,兩人的戀情宣告終結。
《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終于兌現了“承諾”,他讓鞏俐當上了自己的女王,隻不過是在戲裡面而已。電影在國内的口碑不佳,卻神奇地被《時代》周刊評選為2006年全球十大最佳電影。
《歸來》,不知道多少感歎張藝謀和鞏俐之間的情誼,而戲中的故事同樣令人心酸不已。
如果鞏俐不是“謀女郎”,沒有了張藝謀的這些高分電影,她依然有《霸王别姬》這樣的代表作,仍不失為一個内地一線演員。
但加上張藝謀之後,那就不是一線演員這麼簡單了,用“曆史級别演員”來形容更加準确一些。
《Vogue》雜志主編安娜·溫圖爾給鞏俐的評價就是,不但在國際電影舞台作出過傑出貢獻,而且是推廣中華文化精神的中國女演員。
真正把中國文化通過電影帶到世界的人屈指可數,李小龍,成龍,王家衛等,這些電影人無疑都是“曆史級别”的。

“謀女郎”的人選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至少有一半的原因在鞏俐身上。人們希望下一個“謀女郎”也能像她一樣出色,可以邁向國際,成為中國女性的代表。
可惜,張藝謀巅峰已過,他之後的“謀女郎”隻有章子怡趕上了時間,成為了“國際章”。但要說誰是最佳謀女郎,那還必須是鞏俐。
鞏俐在離開張藝謀之後越發成熟自信,她證明了自己是史上最好“謀女郎”,大概率無法超越,還是中國女性魅力的代言人,獨一無二。
毋庸置疑,她就是東方電影世界的女王。


坐轎不能哭,哭轎吐轎沒有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紅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