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沒有錯誤的時候,錯誤就會找上你-

2018年5月14日,本是一個很好的日子,人們可以悠然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可是,正好是這一天,在我們頭頂,在那青藏高原的天空,有着那麼一架飛機正在死裡逃生。
川航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機組人員臨危不亂、正确處置,确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後來很多公司都在争搶這一飛機失事的題材做電影,最終,劉偉強導演在一個擁有專業團隊的合作下,用時不到一年的《中國機長》上映了。

壹
《中國機長》的策劃到拍攝完成真的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期間需要劇本打磨、飛機建模、搭景……
乍一想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正如川航3U8633的飛行,計算機運算了好多遍得到的結果都是渺茫的生存概率,可是事實證明,這些“不可能”都成了“可能”。
這是什麼?
你要說這是奇迹,我會說我不信。
因為我認為這是“專業”。
川航3U8633事件中,機長劉傳健曾是一名轟炸機飛行員。
我相信他在空軍學校學習的11 年中,接受過無數次的應急訓練。
但像這一次,這種想想都恐怖的事情——擋風玻璃碎掉、自動駕駛失靈、儀表盤被吹翻、副駕駛命懸一線的超複雜情況,他也是第一次經曆,而我們作為平常人,更是第一次見識了這樣的奇迹和專業。
飛機失事開始的時候,劉傳建沒有驚慌失措,他冷靜下來一直告訴自己:要穩住飛機,因為飛機上有着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成員的生命。

貳
電影《中國機長》中,開場講述了主角劉傳建親吻了女兒額頭,并親昵地說:“等我回來陪你過生日。”
然而,災難,往往會打你個措手不及,飛機在飛到青藏高原的時候出事了,那時候劉傳建女兒的畫面一幀幀的在他腦海裡回放,緊接着是那119名乘客的容貌,再然後是那9名機組成員的模樣……
生命既是渴望,也是希望。
最後飛機成功降落成都機場。

在《中國機長》幕後記錄中,有一段話讓我很動容:
有人問機長劉傳健:“機長制服上的四道杠,代表的是什麼?”
劉傳健的回答是:“前三道,指的是知識、技術、專業。
最後一道杠,是機長比别人多出來的。”
他說:“這道杠,代表的是責任。”
業餘是把别人吃飯的本事當做模仿,專業則是把吃飯的本事當做責任,這就是專業和業餘的差距。
看到一句話:
也許,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看不出來業餘和專業的本質差别。
但是一旦發生了緊急情況,業餘的會害怕,專業的不敢慌。

叁
電影裡還刻畫了很多人物,就比如說那個不能說話的女孩。
男生在危難時刻終于鼓起勇氣向女生告白:“我……我喜歡你。”
女生沒有說話,隻是在慌亂中不停地比比劃劃,然而字幕卻顯示出:我是啞巴,不能說話。
男生并沒有很驚訝,隻是接着說:“那我也一直喜歡你。”

客機上還有一對中年夫妻,講着一腔的四川話,在面對災難時,男人向妻子坦白:“楊老二,我這次去西藏,其實是給修路工人做飯,是在工地上,不是在飯店裡。”
他妻子含着眼淚說:“我早就曉得了,我吃你20年的飯,你做的那麼難吃,咋可能讓你當廚師嘛。”
男子一再說着:“對不起哦。”
他妻子一手抓住他的手,“你不要再說了,戴起(氧氣罩)。”
對白簡潔卻着實感人。
原來愛是在最危險的時候與你不離不棄,是那一句簡單而沒有多餘思考的“我喜歡你”;
原來愛是在最危險時候的一句坦白,一句誠懇的“對不起”和對方的原諒。

肆
奇迹其實是一種專業,而危險則是另一種愛。
電影中飛機失事,一位男子因為情緒失控,直接解開了安全帶直奔飛機駕駛室,他愚蠢地以為,跑去質問機長,就能還大家一個真相,飛機就能安然無恙,平穩落地;
殊不知駕駛艙中的情況是多麼險峻,如果機長室的門一打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那一刻我的感觸是:我們憑什麼去質疑人家的專業性?
世界上的很多人,總以為自己很牛很厲害,甚至不把人家憑本事吃飯的行業當做“專業”。
這樣真的好嗎?或許在别人眼裡,你連小學生都不如。
銀行裡的點鈔員,你給他一個數目,他随手一沓鈔票也能把你點得分毫不差;街上擦鞋的,你把腳往人家墊闆上一擡,人家閉着眼睛也可以把你擦得閃閃發亮;天安門升國旗的旗手,人家憑借肌肉記憶也能把國旗升到指定高度。
你有什麼資格去質疑人家的專業?
“如果你要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就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
這世上沒有一種光環是可以随随便便取代的,沒有經曆磨難,就永遠不會知道頭頂的皇冠有多耀人。
雖然中途吃的苦和虧,隻有你自己一個人知道。
但這又有什麼關系?
反正你努力追到了夢想,花時間去鍛煉了自己的專業,這不就是很好的故事結局嗎?
《星遊記》裡有一句話:“相信奇迹的人,本就和奇迹一樣了不起。”
願你也能成為自己的“奇迹”,原你也能追到自己想要的。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