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51 維果·莫騰森
Viggo Mortensen

有沒有因為一個電影角色喜歡上一個演員?
太多了。
《指環王》系列裡的“阿拉貢”維果·莫藤森必須是其中之一。

「01人皇之前」
他有着偶像派的外表,實力派的演技,精通多國語言,出版繪畫,攝影,詩歌,音樂等個人原創作品,學生時代還參加過學校的網球隊和遊泳隊,多方面的能力使得他的表演可以很多樣化。
20世紀80年代,在紐約一家戲劇學院學習之後,他開始去尋找演戲的機會。
那時候,《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剛完成不久,好萊塢的商業大片開始占據市場。要是能演上一部大作,對演藝生涯是莫大的幫助。但很可惜,初出茅廬的維果·莫藤森沒能獲得這樣的機會。最多就是在導演彼得·威爾的《證人》裡打打醬油。
《證人》由在《星戰》裡扮演“韓·索羅”而走紅的哈裡森·福特主演,是一部低成本犯罪愛情片。維果·莫藤森在片中演一個幫忙建谷倉的工人,還與哈裡森·福特有少許互動,在一衆“綠衣龍套”中甚是搶鏡。
依靠此次出鏡,26歲的維果·莫藤森算是正式踏入了好萊塢的大門。

3年後,他就得到了主演的機會,《鬼哭山河》、《魔鬼與我同生》等二三線制作磨砺了他的演技,也讓他的個人簡曆更加有底氣。

随後,在西恩·潘的導演處女作中,維果·莫騰森開始顯示出他的野心。對痞子角色憤怒情緒的把控以及大尺度演出,足以讓更多的觀衆和同行注意到他。

過了兩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西恩·潘的關系,維果·莫騰森在一線制作《情枭的黎明》中得到角色,能有機會和“教父”阿爾·帕西諾同台飙戲,就算在戲中被暴打,也是值了。

有了和阿爾·帕西諾合作的經驗,之後和丹澤爾·華盛頓、吉恩·哈克曼、克裡斯托弗·沃肯等人成名演員合作就應該更得心應手了。
相信他也在這些演員身上學到了不少,整個90年代他沒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不過與更多的電影人合作後,所得到的經驗值已經讓他升級成一位實力派演員。
隻要一有良機,他就能躍居一線。

「02加冕人皇」
迎接21世紀,良機就來了。
彼得·傑克遜籌備多年的《指環王》找上了維果·莫騰森,恰巧兒子又是原著小說的超級粉絲,左思右想之下,他拿下了“阿拉貢”一角。
在飛往新西蘭拍攝的途中,他馬上就開始研究“魔戒三部曲”原著,并讀了一些北歐神話。
他本人透露說,剛到片場的時候是先拍的動作戲,慢慢進入狀态後才拍的文戲。
顯然在長達一年多的拍攝時間裡,他逐漸融入了角色。飽經風霜的阿拉貢,在他的演繹之下風度翩翩,魅力無限,風頭一度蓋過持有魔戒的男主角“佛羅多”伊利亞·伍德。

第一部《魔戒再現》,阿拉貢剛剛結束漂泊不定的遊俠生涯,加入了“魔戒遠征隊”。他還處于一種自我懷疑的狀态,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繼承剛铎王國的王位。愛情上,因為不忍對方抛棄身份,與精靈公主的感情始終沒有表露出太大的決心。
所以維果·莫騰森的演出一直是收着收着,沒有表露出太多的情緒。

續集《雙塔奇兵》,“魔戒遠征隊”解散,阿拉貢與夥伴們踏上拯救兩位霍比特人的旅程,到達洛汗王國後,強獸人大軍殺到。危機存亡之秋,阿拉貢被逼出了領袖的氣質,成為守城戰的核心人物,維果·莫騰森的表演開始發力,無論是戰前的文戲,還是戰争戲,他都hold住了全場,點燃了觀衆的情緒。


《王者歸來》,阿拉貢完成了重要的角色蛻變,他堅信正義的一方最終會獲得勝利,為了還在征途中的佛羅多,為了所愛之人,為了人類,他義不容辭。
維果·莫騰森完成了兩段精彩的個人戲,一是招募亡靈大軍的剛烈宣誓,二是魔多門前的戰前動員,沒有一點戲劇功底,很難演得讓人信服。
最終,阿拉貢實現王者歸來的好戲,維果·莫騰森也成功加冕“人皇”的稱号。

即便維果·莫騰森本人謙虛地表示,因為接演《指環王》的時候比較倉促,開拍前沒時間熟讀劇本,所以還有很多不足的,可以提高的地方,但他的演出已經征服了全球觀衆。和“甘道夫”,“精靈王子”等角色一樣,他塑造的“人皇阿拉貢”形象深入人心,沒有人可以替代。
永遠的人皇,就是維果·莫騰森。

「03人皇之後」
成為一線當紅演員,維果·莫特森完全可以選擇繼續演一些商業大作,進一步吸攬人氣。不過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藝片上面,選擇低調行事。
2005年的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暴力史》,他與艾德·哈裡斯、威廉·赫特等實力派演員合作,證明自己有能力進入好萊塢的“主流舞台”。
電影中,他扮演一個因為暴力事件而陷入心理掙紮的父親,一開始他需要将暴力本色很好地隐藏在一個普通小店老闆的外殼之下,之後他經受不住外界的壓力徹底釋放,同時又被家庭的責任所抑制,表演的難度系數甚高。

奧斯卡那邊沒有讓這位有心人等太久。2008年,維果·莫特森憑借《東方的承諾》中神秘而陰郁的演出,得到了首次奧斯卡影帝提名。
那年與他一起提名的都是清一色的超級大咖,約翰尼·德普、喬治·克魯尼、湯米·李·瓊斯、以及最後獲獎的丹尼爾·戴-劉易斯。
雖然沒能創造奇迹,但此番提名想必是堅定了維果·莫特森繼續文藝片之路的決心,此後商業大片基本上就找不上他了。

凡事有利也有弊,專注做演員做藝術而不是做明星的維果·莫特森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以至于他的人氣開始直線下降。
等到2017年再度提名奧斯卡影帝的時候,他早已丢下了“人皇”的影子,變身成為一個文藝範大叔。
《神奇隊長》中他帶領一群孩子遠離社會,試圖建立自己的烏托邦。可是在現實面前,偏執,厭惡世俗的他不得不選擇妥協,走心的表演自然能夠征服觀衆和學院評委,有評論稱,維果·莫特森令人信服地将這個父親角色注入了層次感和驅動力。

2019年《綠皮書》,無數人感歎,當年英姿飒爽的“人皇”怎麼會變成了一個油膩大叔?
因為他是一個演員。

作為一個演員,能打破自己的固有形象,是一種實力的象征。
《綠皮書》裡司機托尼有時幽默可愛,有時粗俗暴力,他為影片帶來了各種“爽點”,又讓觀衆感受到一個中年男人為了家庭打拼的艱辛。
于是人皇之後,維果·莫特森三提奧斯卡影帝。

“他沒有一丁點兒裝腔作勢或者自大,不僅是中土世界中的人皇,也是我們心中的國王……我心中最偉大的人類之一。”
“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這樣評價他的老戰友。
“放棄”偶像光芒的維果·莫特森沒有失去自己的藝術精神,他始終貫徹着自己的那句話,“生活就是一門生動的藝術,一門穿越晝夜的藝術。”
正如阿拉貢那樣,令他成為“人皇”的不是國王的頭銜,而是内心的那股精神能量。不失自我,堅定着自己的職責。
看過《指環王》的都認識阿拉貢,而作為影迷的你,還一定要知道維果·莫特森,他賦予了阿拉貢外在的氣質,也不失内在的精神品質。
或許有一天,他會在現實中,在電影界的紫禁之巅,上演“王者歸來”。

永遠保持真誠,保持高尚的品行。把每天過成你的最後一天,活得充實、不留遺憾,有冒險精神、要英勇,但也要盡情享受,因為人生本短。——《神奇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