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9歲

仁川 第一次見面 75萬的債務,承利被抵押給了叔叔。逃跑時掉了一隻鞋。

她在白闆上寫下“我去找媽媽了”便一個人離開。

被流浪者糾纏的時候,叔叔突然出現保護了她。“這個叔叔不是壞人”9歲小孩的是非觀念應是如此的。于是小擔保第一次主動牽他的手,去接納他。

即将分别,告訴你我的名字。我姓李 叫李承利,你還叫樸頭石。頭石頭石,石頭腦袋。勝負已決,我是老大。你叫承保怎麼樣。

而在中文語境裡,擔保,承保,為生命的寶物負責。

首爾 離開前徐太志演唱會。從襪子裡掏出來的錢,一句“您可真是位好爸爸,還會陪女兒來排隊”之後承利特寫的鏡頭,這是父親這個詞第一次走進她的心裡,帶點疑惑。

為什麼馬上要去好人家了,開心是開心,但是也很傷心呢。9歲的她并不懂得原因,而這時也是頭石動搖的開始。

釜山 臉上的疤 你會有多疼 而我是有多心疼。“她叫承利,不是擔保。”這是頭石将承利當作女兒的開始。

2003年 19歲

叔叔在大門外像其他父母一樣但且笨拙地祈禱。

2007年 23歲

10點剛過頃刻,叔叔便擔心不已。

去上班留下的字條,按時吃飯的字條,原來最開始承利對母親說過“要是我不在家的時候媽媽要出門,可一定要寫在上面”。

而頭石看到了小擔保寫下的“我去找媽媽了”。

凝視叔叔磨壞了的鞋,譬如十四年前叔叔在出租屋裡凝望她所掉的鞋一樣。

電話聲響,一句阿爸感謝養育之恩,一句阿爸道出她的選擇,又一句阿爸說出未來的應許。

2017年 33歲

在長官面前自我介紹說”我叫樸承利“,而你卻叫樸承保。

樸承利和樸承保兩個名字,說明了最後都視對方為彼此最重要的存在。

可能整部影片父愛太突出,這裡的母愛一樣深情。

承利的媽媽會在看着頭石和承利過得很好便斷情。在影片開頭與小承利睡覺時的凝視和輕輕拍打 與大承利睡覺時的凝視和顫抖着收回的手。盒子裡保存的試卷(承利為了見媽媽才去上學),舊照片,也是導演努力刻畫的母愛。

我屬于那種很喜歡細膩情感流動的影片的人。這部影片值五星嗎,當然不。我仍覺得它存在明顯的缺陷,如果能有更多的時長來叙述故事說不定會更好。但并不妨礙它觸動我,特别是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上。

其實很多人诟病的說十年尋找都不會想到用另外的名字來查找。那隻是我們觀衆開了上帝視角,現實生活中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聯想到這些(來自于有過親人類似經曆的我如是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