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
同樣是來自斯蒂芬·金的小說改編;
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
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IMDb一百萬人評價,8.6分;
光是這些信息列出來,這部電影就足以列進影迷們的“必看片單”。

也許以前的人們膀胱都比較好,20世紀的許多經典電影的片長都超過3小時,這樣的作品一般會被稱為“史詩”。
《綠裡奇迹》很難說是一部史詩大作,不過全片卻長達189分鐘,比如今的《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還要長。好萊塢資深編劇顧問曾在自己的著作“編劇點金術”指出,影片中老年Paul的部分顯得有些多餘。确實,删除前後10分鐘,觀衆依然能看懂整個故事,也許讓湯姆·漢克斯直接登場會有更好的效果。
但老年Paul提供了故事的後續,以及一個“當事人視角”,使得主題表達更加明确。
大概是導演兼編劇弗蘭克·德拉邦特覺得,監獄的故事很離奇很精彩,可是他有一些想說的東西不知道如何植入,于是便幹脆來個前後呼應,用倒叙的方式引出主劇情。不知不覺,片長就超過了3個小時。

開場的稻田是老年Paul的夢境,醒來後的他在老人院,日常生活開始建立,同時伏筆也開始埋設。
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老電影,Paul情緒激動,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他是想起了某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那部電影是1935年上映的歌舞片《禮帽》,男女主角的那段經典舞蹈,其在美國的著名程度不亞于《雨中曲》的雨中之舞。
歌詞中的“天堂,我就在天堂”,則與即将展開的故事有着微妙的聯系。


“有時候過去的夢魇會纏住你,無論你如何抵抗都沒用。”
原來Paul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是個獄警,還主管着死刑區,負責監督死刑的執行。死囚區通常被稱為“最終之旅”,因為監獄裡的地闆是綠色的,所以也被稱作“綠色之旅”,翻譯成英文就是片名“The Green Mile”。
有如此一段過往,也難怪Paul會被夢魇所糾纏。
光是回憶看着一個個死囚被奪去生命都有的受了,更何況他在1935年的時候,還經曆了一段“奇遇”。

1935年正值大蕭條時期,這一年是Paul一生的轉折點,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叫John Coffey的囚犯,以及被殘忍殺害的兩個小女孩。
那時Paul的膀胱可能不太好,他被尿道炎所折磨,每次小便的時候都痛不欲生。
湯姆·漢克斯沒能憑借此次演出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不過他對于身患尿道炎的演繹絕對是影帝級别的,四個字形容就是,看着都疼。

John Coffey因為涉嫌謀殺兩個小女孩而被捕入獄,Paul和同事們迎來了這位不同尋常的犯人。
劇情沒有急着沿John Coffey這條線講下去,而是保留他的神秘感,轉向深化塑造監獄裡的其他獄警和囚犯。
剛正不阿的Brutal,有着高大的身材,堪稱獄中的第一打手;
稍為年輕一點的Dean,有着不錯的洞察力,算是個靠譜輔助;
年長的Harry,平易近人,該出手時能夠盡力而為;
他們和Paul一起組成了“獄警四巨頭”。

與“四巨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反面角色Percy。
他欺善怕惡,死要面子,沒什麼本事,又自尊心極強,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囚犯的痛苦至上,可以說是人性醜惡面的代表。

通過典獄長Hal Moores的台詞可以得知,Percy有強硬的後台。所以,他才敢那麼肆無忌憚。

囚犯陣營的角色也有着鮮明的性格特點。
Eduard Delacroix,大家都叫他Del,在“四巨頭”的影響下,他善良的一面逐漸顯現,不管曾經犯下什麼錯,他都已經悔過自己的過失,隻是當時的法律已經宣判了他的死刑,“綠色之旅”遲早都會到來。

Bill則是囚犯陣營裡的反面角色,Del的對立面,飾演他的是2018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得主山姆·洛克威爾。《綠裡奇迹》是山姆叔早期的重要作品,他的表演讓人想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狗爹”加裡·奧德曼。
Bill的病态而癫狂有些與小醜(《黑暗騎士》)和史丹·菲爾兩位經典角色類似,都是一種純粹的邪惡。不同的是,他的行為有種獨特的孩子氣。他好像并不知道什麼是錯對,隻是怎麼爽快過瘾就怎麼來。
分不清對錯,也就不會認錯。

Percy是醜惡,Bill是邪惡,兩個反面角色一邊制造麻煩,一邊互相碰撞,他們大大增加了戲劇的矛盾沖突。
可以說,觀衆能撐過3個小時看完,這兩位反派功不可沒。

而John Coffey,代表着一種希望,一種奇迹。一種廣泛的說法是,他的人物原型是耶稣。
John Coffey與“聖經”中耶稣的遭遇非常相似,他就算救得了世界,卻救不了自己,把《綠裡奇迹》看作是一部監獄版“耶稣受難記”也不為過。
涉嫌殘忍殺害兩個小女孩的John Coffey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冷血殘暴的一面,Paul等人還是有些意外的。
直到John Coffey把手伸到Paul的裆部,奇迹發生了。據說這場戲讓演員邁克·克拉克·鄧肯有些尴尬,後來湯姆·漢克斯在裆部放了個水瓶,才完成了拍攝。
John Coffey的“秘密”揭曉,電影從氣氛沉重的死刑題材劇情片,變成了略帶浪漫主義色彩的奇幻片。

奇幻的部分其實不算多,隻有兩點,一邊是John Coffey的神秘能力,另一邊是“通人性”的神奇老鼠。
John Coffey的神力猶如耶稣降世,可以幫助他人排除萬難。但他卻要因此承受世間的罪惡與痛苦,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無法忍受了。
老鼠Mr.Jingle智商奇高,敢于去親近人類從而獲得食物。而Mr.Jingle如此“鬥膽”,卻還能生存這麼久,反映出監獄充滿着善意,無論是獄警還是囚犯,都沒有要蓄意傷害老鼠的意思。唯有心理扭曲的Percy,不能容忍一隻耗子。通過與Mr.Jingle的互動,各個角色的性格特征又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用奇幻的方式表現現實主題并不罕見,《綠裡奇迹》除了有着一定的宗教寓意,更有着關于人性與生命上的主題表達。
Mr.Jingle試探出了人性的善與惡,佛羅裡達的“老鼠村”,或許是對人性光輝,美好未來的一種憧憬和向往。
John Coffey負責懲惡揚善,他與老鼠的那次“互動”,可以看作是在拯救人性。

可即便他是上帝的神迹,來到了人間,就必須接受死亡的考驗。
一開始他可能是害怕的,好在Paul等人讓他感受了一種美好,讓他相信有一個叫天堂的地方,才讓他逐漸放下恐懼;另外Percy的作惡讓他感到厭惡和疲憊,最後他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他仍然怕“黑”,怕的不是天黑,沒有燈,而是人性的黑暗,沒有善良。

人終将走向生命的終點,或早或晚。
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走在“綠色之旅”的道路上,最終坐上“電椅”,為自己的過去“贖罪”,畢竟誰都會犯錯。
哪怕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沒有罪惡,卻還是被宣判了死刑。這是人間的悲劇,也是無法避免的命運。
既然無法避免,那就選擇如何面對。
是像Paul他們那樣心存善意,還是像Percy那樣自私自利,全憑自己的良知決定。《綠裡奇迹》的态度還是比較正能量的,如果你作惡多端,遲早會遭到懲治;相反行善積德,就會受到天使的“眷顧”。
不過最後導演還是安排了一個矛盾點。

受到“眷顧”的Paul擁有了與常人截然不同的生命,但他的人生并沒有因此變得“更好”。
他還是要遭受人間的各種苦痛,沒有病痛,也得經曆與親友的離别,以及孤獨寂寞的不定時侵襲。隻有在他準備好迎接死亡的時候,才能夠得到一定的解脫。
隻要你沒做什麼虧心事,能夠坦然面對,死亡真的不那麼可怕。人間的疾苦,人性的醜惡才更加可怕。
可怕到有時候連天使都不敢面對。

若真心忏悔做錯的事,他能回到并永遠留在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嗎?——《綠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