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最後,紙飛機飛出窗外,孩子們的歌聲透過窗戶為馬修送别。沐浴在陽光下,看着一雙雙揮舞着的小手,地上的那些發自肺腑的告白之言與最為真誠的告别,對于馬修而言,那一刻,什麼都值了。

馬克思與恩格斯曾說過:“既然是環境造就人,那就必須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環境。”“池塘之底”的孩子們被當時的人們用單一的标準要求,被條條框框束縛着,是大衆所認為的“問題少年”。可校長用極為苛刻的方式管教着他們,這給他們的心理上以及生理上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每一個孩子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性,但校長粗暴武力的,對待機器一般的行為不斷地阻斷了他們心中的紙飛機飛往窗外。馬修老師的到來,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是一束燦爛而輝煌的光,即使最終這束光暗淡了下去,但孩子們的心中已然聚起了屬于他們的陽光。

在影片的最後,叛逆少年蒙丹以極端地縱火來報複校長對他的冤枉,馬修也因此被辭退。校長禁止孩子們送别他們的學監,于是他們選擇用歌聲與紙飛機告别馬修。這個清晨,馬修是否能夠留下已經沒有關系了,在那個春天,馬修用自己的愛打開了“池塘之底”的大門,讓這群放牛班的孩子們迎來了屬于他們的春天。

馬修作為教育工作者,他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當馬修老師聽到了孩子們取笑他的歌聲時,他看到了這群所謂“劣迹斑斑”的孩子們的潛力。所以他選擇用他的老本行——音樂,去教育這些孩子。哪怕是最五音不全的孩子,都被他任命了一項神聖而重要的工作—樂譜架;最為沉默,淘氣的皮埃爾也在馬修的循循善誘下,加入了合唱團。每一個孩子在馬修老師那裡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群飽受人們偏見的孩子,開始感受到自信與樂觀。在音樂的魔力中,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關愛。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成長期,他們都渴望着得到愛與尊重。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他們期望着獲得理解與關愛。校長殘暴高壓的教育模式使他們飽受痛苦,一扇鐵門鎖住了他們與外界的交流。馬修的到來無疑打開了“池塘之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外界的聯系。

這部時隔18年重映的電影敲響了警鐘,在教育上,我們需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理解與尊重,關愛呵護他們,才能夠彰顯教育的意義。

“你可以給予孩子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紀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