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是一部二十五集的宮闱愛情劇,描述的是漢朝美女王昭君與漢元帝之間波折重重的愛情故事。和其他的宮闱曆史劇比起來,它吃虧在本身的曆史故事就比較單調,既無驚險的奪權鬥争,又無矛盾的人物沖突,在一系列的亞視曆史劇中聲勢較弱,編劇除了盡力鋪陳昭君與元帝凄怨的愛情,似乎也無計可施。若純就文藝愛情劇的角度而言,這是一部算得上成功的作品,女主角魏秋桦不但演技出色,更具備古典美人的綽約豐姿,男主角伍衛國也有前所未見的賣力演出,把一個平庸但癡情的皇帝小生形象,演得令人又好氣又不忍深責。
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為了襯托王昭君的正直無私與賢良淑德,編劇讓她身邊的每個人都有著凡人的缺點,而且為了增加她和元帝之間好事多磨的阻撓,此劇前半部的元帝,就變成一個聽任權臣和奸妃蒙蔽欺瞞的糊塗皇帝。他第一集夢到昭君後,勞師動衆圖繪夢中美人肖像,并派毛延壽往民間按圖尋訪,昭君入宮待诏掖庭,他又等不及在窗外偷窺,給人好色無行的印象。及至昭君遭毛延壽陷害,始終見不到元帝,自匿于冷宮度日,元帝居然相信讒言,以為昭君已死,不加追查,還迷戀上與昭君同時入宮的另一美女且封她為妃,整日尋歡作樂,将昭君抛諸腦後,相信把很多觀衆都氣炸了!而編劇也真能忍,直到十幾集後才安排昭君以幽怨的琵琶聲,吸引元帝深夜尋至冷宮,然後元帝才忽然記起昭君,夜夜守在冷宮想與昭君魂魄相見。兩人見面後,元帝明白了前因後果,接昭君進宮。奸妃當然心有不甘,設計陷害,使太後認為昭君乃紅顔禍水,不許她和元帝常見面。于是劇情又進入了後宮争寵的局面,昭君表現得謙抑退讓、委曲求全,實在是個完人呢!
奸妃計謀敗露自殺後,昭君應該可以過清靜日子了,偏偏前有太後和皇後的猜疑在先,後有毛延壽獻昭君畫像給匈奴單于,使得匈奴挾武力來讨美人。雖然元帝千方百計挽留,為了兩國和平,她最後還是出塞和番,此劇便進入一對相愛正深的戀人,被迫分開的纏綿悱恻的高潮之中。最經典的一幕,便是昭君出塞前不願再見元帝,元帝卻不死心,深夜冒雨來敲昭君的宮門,被大雨淋得濕透,回到寝宮沐浴,一邊念著昭君的名字。接著昭君來向他重申出塞決心,卻忍不住悲傷的淚水而别過頭去,隻見元帝杏眼圓睜,扳過她的臉告訴她,他情願愛美人不愛江山,就算受百姓唾罵,他愛的就隻有她。兩人在絕望中緊緊相擁,魏秋桦和伍衛國都是全情入戲,演得哀怨動人之極,蓁兒的眼淚當然也掉下來啦!
昭君出塞後元帝就變得神智恍惚,終于相思成疾,某夜在亭中望著昭君畫像垂淚,傷心而逝,同一時刻昭君也利用江邊祭天的機會,跳江而亡,雙雙殉情的結局為此劇更添哀怨的文藝氣息。很難得見到伍衛國演出這麼癡情的角色,後期的漢元帝雖然胸無大志隻愛美人,算不上好皇帝,但是他對昭君的深情與寵愛,卻很感人。此劇的人物服裝華麗多變,也是一大特色,伍衛國在劇中的皇帝戲服就有八套之多,配色和造型都經過精心設計,把漢元帝的英挺俊俏完全襯托出來。更有趣的是劇中很多重要場景,伍衛國都穿著一襲有罩袍的白色睡衣出場,例如首集夢見昭君和結尾的病逝涼亭、還有到冷宮尋覓昭君鬼魂、唯美的洞房之夜,以及深夜淋雨,與昭君相擁難舍的經典畫面,他這襲睡衣都發揮了香豔浪漫的視覺效果,好個穿睡衣也帥的皇帝小生!
“王昭君”可算是伍衛國癡情演出的極緻,魏秋桦的演技與他互相激蕩,引觀衆沉入無盡的悲劇氣氛中。演員表現沒話說,但此劇仍有瑕疵,就是欠缺曆史知識,竟讓漢朝人開口吟唐詩,而且出塞和戰争的場面都不夠壯觀,劇中人使用的計謀,也顯得幼稚可笑。不過在人物塑造、感情鋪陳和服裝設計上,它稱得上是用心的。

PS: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隻是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