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士兵,壞國家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完《盟約》之後,内心是個什麼活動狀态,反正對我而言,我的腦子裡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想到的,是一句我都忘了不知道是從哪兒看來的一句話:好士兵,壞國家。

這句話,起初據說是專門評價美國已故的著名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筆下的反派勢力(主要是蘇聯)當中那些“良心未泯”的皈依者的,其中的典型代表當屬《獵殺紅色十月号》中虛構出來的蘇聯“台風”級核潛艇艇長,由肖恩·康納利主演的馬爾科·拉米斯上校。

《獵殺紅色十月号》

所謂“好士兵,壞國家”,簡單來說,就是把西方想要塑造的反派勢力做區分處理,将反派勢力中那些心向西方的人單獨抽取出來,給它們補光、替它們粉飾,将它們的背叛行為合理化、正面化、高大化,進而凸顯出那個吸引了它們“棄暗投明”的、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的無限正确性。

為了将“好士兵”的形象塑造得盡可能讨西方人喜歡,創作者在刻畫相關人物形象時,通常還會刻意拔高角色的品德高度和人格魅力,為此甚至不惜給己方人物做一定程度的矮化甚至是醜化處理。

一褒一貶之間,這樣的處理套路可以帶來三大好處:第一是惡心了西方的敵人;第二為西方争取這類所謂的“好士兵”所付出的代價提供宣傳層面上的合理證明,好把西方納稅人和國會老爺們的嘴給堵上:這麼好用的廁紙才擦完一遍你就扔了,你心裡過意得去嗎?第三則是繼續給那些個接受了西方的宣傳、自認為是“好士兵”的東西加油打氣,忽悠到更多這種所謂的“好士兵”投身到為西方賣命的所謂“正義事業”中來,哪怕因此要和自己的祖國決裂。

看到這裡,大家其實也明白了,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盟約》這部片子看着這麼别扭,是因為人家把這麼一部東西拍出來,壓根就不是我們這些腦電波工作在正常波段上的普通人看的。如果你能代入到美國人,又或者是殖人或潤人的視角去感受這個故事,你就會發現其實一切都顯得很合理,因為這本來是提供給人家自娛自樂的安慰劑和興奮劑罷了。

所以,不要覺得看到這部片子好像把美軍和美國政府給黑了個體無完膚,就以為它不是在宣揚愛美國主義和愛帝國主義的那一雙老裹腳布了。“好士兵,壞國家”的刻畫手法妙就妙在這裡,它通過無限聚焦,去放大某個個體身上看起來最體面的那一個細節,其目的就是為了把你的注意力給轉移走,讓你忽略掉這個個體所象征的那個整體,其實是多麼龌龊不堪的存在。

就好比你用一副高倍率的望遠鏡去觀察一個豬圈,隻要望遠鏡的倍數足夠大,聚焦的角度足夠刁鑽,你也可以找到那麼一兩處能看的地方,哪怕你看的其實是一個豬圈。

有些人說蓋·裡奇這是自黑,這可不是黑,這是高級藍。《盟約》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它美國雖然把整個阿富汗弄得烏煙瘴氣,弄得這個中亞内陸小國山河破碎,弄得這個國家的無數家庭國破家亡,可是它美軍的士兵最後還是成功地把一個替它們賣過命的翻譯官給撈出來了啊,就這難道還不足以洗刷它曾經的一切污點嗎?

這好比什麼呢?有這麼個不是東西的畜生,它雖然殺人又放火,可是它承認自己違反了交通規則,承認闖紅燈了,而且它還主動去把罰款給補交了,你們輿論還想要它怎麼樣呢?

說白了,蓋·裡奇不過是在用一個看似自黑的叙事手法,以偏概全地為美國入侵阿富汗這場不義戰争進行高級洗白罷了。金利和艾哈邁德都是好人,壞的是美國和阿富汗這兩個國家,兩個壞國家之間的戰争,那能叫戰争嗎?

再說了,别管它美國對你的國家、你的同胞幹過多少王八蛋的事,也别管它曾經幹過多少對不起你的事,就這麼個不是玩意的玩意,到頭來你還是心甘情願地幫它洗地、給它送錢、為它叛變,甚至命都豁出去了,也要跑去美國,這不正說明它才是那個你最割舍不下的白月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