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了……簡直太好太好!如果先看了這一部,理應在看《血色将至》時想到它。現在隻想記錄下一個細節:我記得在 Barry 第一次給他的小兒子講睡前故事的時候,一個長鏡頭記錄了他們讨論是否要吹滅蠟燭。最後 Barry 順從小兒子、讓蠟燭繼續亮着,那時我猜也許在下一幕,火焰就要在深夜用一個意外吞噬孩子的性命。但庫布裡克很狡猾,因為緊接着跳轉到的卻是另一個美好的、完全無關的場景。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從中看到的是命運:小兒子不僅在結局裡因父親的縱容摔下馬、丢了性命;而且在他臨死前,Barry 在啜泣中重講的仍然是那個故事。我對這一點的感受,除了叙事結構的精巧之外,是一種狡黠,甚至像是玩笑:庫布裡克不僅讓你利用自己看過無數劇情片的經驗去推測小兒子将遭遇不測,也在于命運的含義就是要讓你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向你預示出事件的結局。

我對命運的理解,其實一直像一種叙事手段,即我們如何在時間順序上組織自己的過去,從冗長的一生中選擇那些占據太多時間并應當剝離的無關部分,最後以那些被稱為“命運”的事件為骨架串聯起一條主線。在這部電影裡,我的理解并沒有改變;也猜測影片所選取的事件(當然非常少——庫布裡克之所以被說“好睡”,也許就是因為他的叙事節奏奇慢無比)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它的第一人稱屬性,就像原著小說:一部第一人稱的回憶錄。

很多想法轉瞬而逝,佚失在了觀看的曆程中,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重看電影。如此精彩的攝影、服裝、化妝、道具,無可挑剔。很幸運第一遍在電影院看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