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這是一段值得述說卻常常被忽略的曆史。
小時候我們隻知道日本投降了,不知道投降以後那些日本人得到了怎樣的懲罰。有一段時間,我曾天真的以為,那些犯過罪的軍人,都被殺了。後來我發現,那些軍人不僅沒有被殺,反而大都逍遙法外了。直到我讀了饅頭大師張玮關于東京審判的文章,才逐漸了解了這背後的許多故事。

很多人都會想,這些日本戰犯都那麼的惡,那麼的壞,還審判個啥?為啥不直接都殺了?慢慢的我明白了,作為戰勝國的我們,不随便去屠戮任何一個生命,用正義的程序去審判和懲罰他們,這是文明的力量,是我們與軍國主義日本最本質的區别。

說回這部電影,幾個觀感:

1,劉松仁、曾江、英達,一衆老戲骨确實很有風度和感覺,演出了那個味道。但是讓中國人用英語演講,雖然也許這更貼合史實,但作為電影表現手法來說,缺乏力量感。

2,主檢察官因為母語是英語,因此質詢、講演特别有力量,演員本身發揮的也很好。

3,朱孝天、曾志偉、林熙蕾這條線,有點像《走向共和》裡的一小部分家庭線,想以此表達戰争對普通人的殘酷和殘忍,但是完全沒有表達到位。

4,日本檢察官作為一個反派,詭辯術非常高超,演的足夠讓人讨厭,詭辯術也确實讓人反駁起來很費勁。

5,溥儀過于臉譜化了。

6,盡管缺點諸多,但還是應該讓更多人,特别是學過一些中日戰争史的孩子們,看看這部影片。應當說,透過這部片子裡的詭辯,大家都能感覺到,日本人并沒有、也不會真正的認識到戰争的錯誤,并沒有,也不會真正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