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活,本該是人一生中最純真快樂的回憶。
但如果是在“豫章書院”那樣的學校,再遇到個楊永信那樣的老師,恐怕真的是噩夢一場了。

“豫章書院”和楊永信這樣扭曲人性的教育方式,因新聞的曝光才引起社會關注。
然而,他們的最終結果隻是關停。
楊永信的行政職位仍是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他不僅沒被抓,而且還在繼續坐診。
近期一則新聞顯示他還出席參加了精神科培訓開班儀式。

其實早在半個世紀前,丹麥也曾出現過這樣的學校和老師。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簡直可以稱之為丹麥版楊永信和豫章書院。
這部以一對兄弟的真實經曆改編的電影,豆瓣評分8.7。
...

14歲的哥哥艾瑞克和不足10歲的弟弟艾爾瑪,就這段不幸遭遇的主角。

兩個孩子本來過着貧窮但也算無憂的生活。
弟弟艾爾瑪因為腿部有些畸形,不能地球上輕松行走。
于是酷愛天文學的他,夢想是能成為宇航員飛去月亮。

哥哥艾瑞克雖然叛逆倔強,但凡事總是照顧和保護着弟弟。

他們的父親幾年前自殺了,母親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隻能從早忙到晚。
疏于管教的兩兄弟,時常盜竊他們沒錢購買的東西,青春期的哥哥因偷竊色情雜志被抓。
而弟弟為了觀星還偷過望遠鏡。
終于有一天,身患癌症的母親病倒了。
唯一的親人舅舅因沒有收入也無法照顧二人,再加上兄弟倆有盜竊史,就這樣被當成問題少年送到一所寄宿學校。
母親許諾聖誕節就接他們回來。
然而,這所被譽為全國最好的寄宿學校,卻是兩個孩子噩夢的開始。
這所學校的校長赫克,是個信奉暴力的男人。
他堅信唯有通過體罰才能讓孩子們真正服從,才能夠引導他們走上正确的道路。
除了嚴酷的體罰,他還讓十來歲的孩子從事艱苦的勞動,完全是把這些孩子當成童工來奴役。
兄弟倆一來到這所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就像囚犯一樣得到了自己的編号。
這裡的生活也确實就像囚犯,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地活着。
無論是吃飯還是睡前都要喊言不由衷的口号。
兩兄弟第一天見到校長赫克,就被現實狠狠地沖擊了。
校長問弟弟艾爾瑪長大之後想做什麼,艾爾瑪回答“宇航員”後卻被打了耳光。
那時人類還未登上月球,校長冷冷地說:傲慢不能實現任何事情。
潛台詞是:現實點,别做夢。
但如此踐踏一個孩童的夢想,恐怕隻是為了摧毀他的自尊。
除了上課,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要從事體力勞動。
搬石頭、挖土、做木工、刷廁所,甚至還要幫校長洗車。
哥哥求校長不要讓腳部畸形的弟弟幹重活,但遭到的是校長助理的幾個耳光:
“校長說的任何事情,不可以頂嘴!”
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像叢林法則一樣,少得可憐的一點食物也要靠搶。
被年長的同學霸淩更是家常便飯。
在校長看來,對于“有問題”的孩子,體罰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
這所集中營般的學校裡,所有的老師都擁護“體罰教育”。
唯一正常的老師隻有新上任的女老師莉莉安,她不認同校長的這種暴力教育方式。
忍無可忍的兩兄弟嘗試逃跑,他們不顧一切地奔跑,艱難地穿越荊棘叢生的荒野。
一輛路過的面包車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可結果卻是再次把他們送回了地獄般的學校。
這次逃跑讓兩兄弟遭到更嚴厲的懲罰。
校長讓學所有的同學,排隊抽兄弟倆耳光,否則大家都要在室外挨凍。
“不成為施暴者,你也會被懲罰”。
校長不必親自動手,他隻需用“學生迫害學生”的方式,就達到了懲罰和威懾的效果,同時也扭曲這些孩子的人性。
而最令人發指的是,學校中隐秘的戀童癖性侵犯罪。
深夜,一個孩子邊哭邊被老師帶走。
第二天早晨,他艱難地起床,露出痛苦的表情。
他遭遇了什麼樣的恐怖經曆,不言而喻。
接下來的一個細節,令人細思恐極。
弟弟尿床被老師發現,他被揪出來受到所有人的嘲弄。
而那個被強暴的孩子也加入了周圍此起彼伏的“批鬥”,臉上逐漸露出猙獰又仇恨的笑容。
表情仿佛在說:憑什麼隻有我痛苦,你也别想好過。
弟弟被要求赤身裸體站在院子裡,直到床單晾幹。
他終于也沒能逃脫變态老師的毒手,
變态老師威脅他如果不合作就整治他哥哥,被侵犯到鮮血淋漓的弟弟暈倒在廁所。
而變态老師卻心虛地聲稱這是學生幹的,他什麼都不知道。
隻有莉莉安契而不舍地追問真相,但心如死灰的弟弟卻沉默不語。
他不相信這個新來的女老師能救他。
當檢察官來視察學校時,孩子們被打扮得幹幹淨淨,完全看不出絲毫被虐待的痕迹。
年長的同學告訴兄弟倆:如果想在這裡生存,就要把自己變成沒有思想的鬼魂。隻有做了鬼魂,才不會有麻煩。
然而母親去世的消息壓斷了最後一根稻草。
兩人不禁嚎啕大哭,招來的卻是校長的毒打,因為他們打擾了進餐時的安靜。
善良的莉莉安因為無法忍受校長的暴行而辭職離開,唯一真正為孩子着想的人也離開了。
當舅舅來探望兄弟倆的時候也發現了不對勁。
他要求帶回兩個孩子,卻因為沒工作被拒絕。
校長不願意放走兄弟倆,是害怕惡行被曝光。
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新上任的檢察官突擊檢查了這所學校。
眼前的一幕令他震驚了:正在勞動的孩子們衣衫褴褛,每個人臉上都有傷。
但是面對他的詢問,沒有人敢說出真相。
孩子們已經不再相信大人能幫助他們。
就連哥哥艾瑞克也選擇了包庇校長。
他以為自己快滿15歲,到時就可以離開這裡。
所以,他不想得罪校長。
然而幾天後校長卻告訴他,不可能讓他離開。
哥哥再次因為反抗被毒打到奄奄一息。
弟弟為了救哥哥,假裝乖順地終于得到了一次外出的機會。
他立刻去找辭職的莉莉安老師,讓她帶自己去報警,但卻因為拿不出證據被拒之門外。
此時的弟弟知道隻有犧牲自己,拿出“證據”才能救哥哥。
于是他穿着自制的太空服,故意砸壞校長的車。
用這種笨拙到讓人心痛的方式,校長的惡行終于被曝光。
連夜趕來的檢察官在莉莉安的陪同下,對學校展開調查。
而兄弟倆被送進醫院救治,在莉莉安的照顧下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之前面對檢察官不敢說出實情的學生們,在兄弟倆的鼓舞下,也終于紛紛站出來指控這所學校的罪行。
面對指控,校長還辯稱他是為了學生好。
“為你好”簡直成了大人對孩子肆意妄為的遮羞布。
1969年,人類實現了月球行走,弟弟艾爾瑪的夢想成真。
然而校長當初對他定義是傲慢、不切實際。
被劃歸為問題少年的艾爾瑪,其實既勇敢又充滿想象力。
他真的需要矯正嗎?
這個故事發生在1967年,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時至今天,還有多少惡行打着“我是為你好”的名義。
還有多少“豫章書院”和“楊永信”,繼續在糾正所謂的“問題少年”?
那些親手把孩子送進這種學校的家長,如果能試着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思想。
就不會等孩子落下永不愈合的精神創傷,才知追悔莫及。
影片結尾,不僅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而且從這所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幾乎都患上了心理疾病,需要終生服藥來治療抑郁和恐懼。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本文作者: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