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有的人說楊紫台詞不好?
我覺得楊紫的台詞在同期生中是非常好的了。這一點你可以舉出同期比她好的。可以對比。
劇情反套路不符合預期?勝意這個人不符合邏輯
我喜歡這種反套路的劇情,可能個人有所偏愛,但是在這部劇中,我是能看到女性力量,我真的很喜歡國色。
你最吐槽的一點,其實偏偏是我最喜歡的一點,我覺得勝意這個角色是少數以一個配角的角色非常具有人物弧光的一個人。她就像你勸分了無數次,仍和渣男在一起的閨蜜。但她又不一樣,她是有自身的動機在的。她從小到大就沒有快樂過,也沒有被人喜愛過,從小到大沒有得到充足的愛。他是有那種不配得感的,不代表他這個人,他就是壞的,他這個底色還是善良的,但是他有人性的缺點,他是懦弱的,依賴别人,他把牡丹看作了丈夫的角色,當牡丹有了更多的朋友,她的心理。是自卑,不敢與其交流,所以在經過了父母雙方的打擊下,才會被王擎誘騙。最後以其慘烈的形式讓這個人物達到了他自己人生的高光,公堂自殺,這樣說的,他恨他自己問自己為什麼要生為一個女子?其中,除了這些原因外,導緻她悲劇命運的,更有舊時代女性遭受的結構性困境。這是她無法改變,也無法選擇的,所以最終導緻了她的自毀。
玉露的下限離譜,劉家殺牡丹動機不足
我在說說為什麼玉露會下線,現在其實第一場戲中就有交代玉露屬于是牡丹的嫁妝。牡丹的嫁妝是帶不走的,提到這裡,就要說一說為什麼劉家這麼大一個家需要用牡丹的嫁妝?先說前情背景,劉家是被甯王打壓下,放到下面去的。必然不會有那麼多的錢财,再從人物底色去分析,能感覺到劉家的家主是一個非常鑽營的人。他一直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兒子能在官場上有一席之地,所以可以付出任何的代價,所以他需要這些錢去上下打點,也就有了花鳥使會去劉宅這些相遇。再回到開局的第一幕戲,也就是細數牡丹的嫁妝是能感受到牡丹的嫁妝是十分豐厚的。從劉家為了向上谄媚私自挪用嫁妝,還有剩餘也能感受到。再回到人物最開始,為什麼他要娶牡丹,一、是由于牡丹的嫁妝豐厚,家裡錢财能為劉家提供助力。二、是因為由于風水線上的說明他在氣運上能幫助劉家,但是這屬于封建迷信奧。第一點就不過多闡述了。第二點我想解釋一下,也就是說,劉家家主更多的是去把牡丹看作一個移動的風水擺件,她不是一個人,一個物件怎麼能有自己的脾氣,一個物件怎麼能不聽自己的話,一個物件我不能想摔碎就摔碎。所以劉家家主會對牡丹反複的刺殺阻擋了他兒子和他道路的人,本身就不該活着。再回到牡丹,相信劉暢這個人。其實劇中有闡述,劉暢這個人的底色是一個表象中具有氣節的君子,他并不是完全黑化。而且在牡丹逃跑的最初,劉暢為她遮掩的時候能看出來。就是他并不想要人性命,或者可以這樣說他思考問題簡單,并不是大奸大惡之人。而牡丹利用了他的愧疚,也分析了後期在長安出為什麼劉家家主要殺牡丹的真正原因。是怕東窗事發影響他與縣主的婚事。但是這也是一個雷,所以在勝意的時候就爆發了。
牡丹與蔣借錢依賴男主就不是真正的大女主了
現在再說一下,為什麼牡丹會蔣長揚講借錢,我們先歸屬一下一個底層邏輯,很多女性,覺得不依賴男主,一切靠自己才叫大女主。才是女性獨立,在這裡,我要用一句慶奶說的話。靠自己是最大的女性陷阱,社會過分鼓吹女性獨立,但大部分男性都是靠家裡買房買車,也沒人說他們不獨立,一個女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不是擺脫依賴,而是要學會借力和共生,把自己放在主體位置,萬物皆可為我所用。我們以一個男頻視角來看,一個男主,被一個女主所救,為他資助錢财供他科舉全考,他獲得了狀元之才,回來之後娶了這個女主,他就是良人,會想他獨不獨立嗎?或者是說一個男主得到了一個世外高人的幫助,給了他一本武功秘籍,修煉大成,獨步天下無敵手,會想他獨不獨立嗎?那為什麼一個女性借助身邊的力量來尋求幫助,就是她不獨立了呢?就是她依靠别人。以何濰坊的視角,他并不是主動找到的男主,是在典當瓊台玉露的過程中,重新的與蔣相遇。而且再回顧一下之前蔣是對牡丹有幫助,所以牡丹對蔣是有信任在的。在實際情況中,如果你求助一個幫助過你的人,這個人大概率還會幫你。以牡丹的視角來說,他和蔣在做生意,蔣是他的天使投資人,很明顯的能感覺到牡丹對蔣的态度是十分讨好的,在這個期間。在回到牡丹與蔣借錢的這個話題。他最開始的文書并不是借錢,而是用瓊台玉露置換的。這屬于一種交換,其次,他與救勝意的錢是用他母親的遺物和店主換的。
男性人物扁平,壞的毫無根據
本劇中也沒有完全忽視具有高光男性。男主的權謀和隐忍,男主的老師徐老師,在為牡丹管賬時,說,隻有安居樂業百姓們才會花錢,去買一株花,一抹香,老夫看的是賦稅民生。
這個問題其實最尖銳,最敏感,也是社會中常議論的,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在挑起男女對立。
從理論上說女權是一種關注和支持女性權利、平等與解放的思想體系和社會運動。其核心目标是結束性别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别平等。
我們追求的從來不是女權,不是男權,而是平權。權利平等,沒有大小、上下、貴賤之分。這個概念強調在社會和法律體系中,所有人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不受性别、種族、社會地位等因素。
其實這一點在國色芳華中有體現,在勝意與牡丹看晚霞時,說“這麼美的落日照着瓊樓玉宇的皇家士族,也照着破落殘垣的平頭百姓,這麼看來,此時此刻的我們,也沒什麼不同啊。”
它沒有挑起男女的對立,他隻是将女性的困境展現出來了,女性沒有在困境與絕境中自怨自艾,而是如何依靠自己絕地求生。它也強調人人平等,沒有誰比誰高“衆人都以為,牡丹是貴人的專屬,卻忘記了,它們生于山林,也會自由地綻放。”
這是一部真正展示女性力量的好劇,一次次的打破了古偶劇的套路,讓我們意識到了女性是可以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自救自強,而不是隻能靠男主以救世主的姿态來出現來拯救的。我不願做起伏皆由人牽動的紙鸢,我要做飛鳥,無說多難,随心而活。
其實從國色芳華一開始播就争議不斷,各種黑稿毫無邏輯的黑,光吐槽不看劇,說國色芳華是宅鬥,被男主救嬌妻文學,就是專門寫黑稿,連續多篇,你要是寫詳細的回複就不回你,你要是簡單的回複就罵人,說你無腦。後來我想明白了,其實他們就是職業黑子專門寫這個的,人家也不在意你回複什麼?
我覺得我說的這些都可以在劇中找到,我真的認為國色芳華是一個細糠。并不是惡評說的捂嘴,而是看了後從劇中感受到的。更多細節,由于這個文本的關系都沒有闡述出來。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呢?
是看了一下豆瓣評分從7.8到7.7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劣币驅逐良币。這樣的一個好劇,被各種惡評打壓,那以後還會有人拍好劇嗎,認真演戲嗎?那以後端給大家的可能就是一盤一盤的垃圾。那時候我們在說之前吃的都是細糠呀!那時已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