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獄多年被社會和家庭抛棄的父親,從小被丢棄人到中年依舊孑然一身的兒子,無父無母被媽媽桑養大的殺人犯妓女,結婚多年事業無成沒有孩子的中年女警,如果我真的能夠和這些人物共情,或許就不會覺得這個故事聖母了吧?
能夠感受到是枝裕和的功底,開篇短短幾幕幾句話抓着人心就表述清楚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穿插自述和第三人稱視角解釋人物邏輯的同時推進主線從而讓平緩節奏下的故事不顯得冗長,通過鏡頭語言和細節對話塑造人物:下坡和上坡的場景轉變象征着素英的人生,尚賢熟練的針線活縫紉機對全自動洗衣機的陌生和那輛破車以及那句“這輛車應該開不了多遠”就是在告訴你他已經被這個世界淘汰,東洙每每對素英的理解就在透露着他曾經作為那個被遺棄者的心路曆程,洗車時海進打開窗戶暗示這一群人洗脫過往的框架去往新的自己……
但哪怕真的很用力的去理解這些,依舊很難說這是一部好電影……
好像是枝裕和真的太是枝裕和了?
很多需要用力去演繹的地方都平靜的一筆帶過,比如素英和男人是如何對立到最後過失殺人的?尚賢在需要錢和良心之間是怎樣掙紮選擇的?
天台上素英和警察之間的立場矛盾明明是很可以挖的東西卻說了兩句就結束,摩天輪和房間裡關燈的場景也屬實克制又老套。
到最後這一切的平靜就使得本來具備十足戲劇張力的角色以及人物情感、邏輯都變得十分薄弱,明明所有人都背負着很多情緒,需要沖突爆發,但看完通篇幾乎沒有一個情緒爆點……
而細節對話多了的同時填不上坑,甚至進一步影響到人物塑造。
比如教會在這個故事裡到底站在什麼樣的一個位置?東洙照片裡的姑娘有什麼展開?追查殺人犯的警察到了媽媽桑那之後就消失了?尚賢對他熟人的兒子一邊關心着暈了還是死了結果最後還把他殺了?面對素英這樣一個殺人犯知情人們的反應是不是過分平靜甚至警察知道了第一件想着的事還是用她來釣魚執法?說GPS過時不會是警方用的是不是在暗示韓國警方的女性青少年科預算低不受重視?這些都沒有一個哪怕稍微明确一點的交代,多少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但好像是枝裕和又不是是枝裕和了?
我一直看到120分鐘還在期待一個轉折,期待當頭一棒,被告知生活有的隻是未知數從來沒有答案,結果結局倉促潦草正能量max,警察收養了孩子,兩個殺了人的一個沒被抓住一個蹲了2年半出來了,甚至沒能買到羽星的夫妻還經常來探望羽星……
是枝裕和以往電影裡,關于人性、家庭、親情、社會的複雜和多面性,都毫無體現……
結果這一切加起來就讓人覺得,整部電影好像什麼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淺嘗辄止,蜻蜓點水,不明就裡,我看的懂,也不受震撼。
我家iu大熒幕長篇首秀,又是是枝裕和和宋康昊,說不失望那是假的……就當是日韓結合的水土不服吧,屬實有些浪費了這一幫好演員的好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