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的移動城堡》的電影主題是戰争,愛也是貫穿其間的主線,“真愛至上”作為電影海報宣傳的主題詞,這裡的真愛不僅是哈爾與蘇菲的愛情,還有更宏大的對世界的愛與思考,宮崎駿對于戰争主題的熱愛不僅在他早年作品有所展現,在近期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更是體現得淋漓盡緻。

戰争起源于欲望與掠奪,有時卻也起源于愛與守護。愛常與和平相關聯,但有時也正因為愛,人們發起戰争,舉起武器相互殘殺。并非所有起源于善意的愛都會導向好結果。愛更像一團火苗,端看使用者的用途和方式。哈爾起初不願卷入戰争,當他愛上蘇菲有了軟肋後也為了守護投入戰火中,哪怕違背他最初對于戰争的想法。另一方面,盲目和無知的愛會引發痛苦和災難,比如《孟買酒店》中的恐怖襲擊分子,他們參與恐怖行動的原因是換取高額薪酬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哪怕付出生命。這樣的愛不真摯嗎?它真摯卻也可怕,難以相信對個體懷有深切愛意的人居然無法對群體抱有同樣的體諒和善意。他們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限制了他們的視野,他們的小愛被利用,他們的善良是局限的,僅對部分人有效。我在們談論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時,似乎沒有考慮過,無知的善有時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惡,善惡的界限并不分明。口口聲聲述說正義指責哈爾的老師莎莉曼卻是戰争的發起者之一,善與惡的評定大多數時候都随評論者的主觀态度和自身利益而變化。

哈爾的形象在電影開頭尚未露面時就已經在小鎮傳聞中定下了惡魔的基調,人們稱之為吞吃人心的惡魔。在荒野女巫口中,他亦是壞人。在他的老師莎莉曼口中,他是與惡魔做交易的無心之人,遲早會引發災難。在衆多了解或是不了解哈爾的人裡,唯一看見哈爾的是巴魯克和蘇菲,一個是天真的孩子,純真無邪不受外界幹擾,一個是命定的女主,堅定真誠赤子之心。蘇菲遇見哈爾時正是被士兵為難時,哈爾替她解圍,卻也将她卷入了與荒野女巫的紛争中。她聽過旁人的評價,自身也受哈爾牽連,卻依然在重逢時平和以對,甚至在後續的相處中發現了哈爾的善良和真誠。蘇菲的心如此獨特和美麗,即使是極度重視自身外表到可以放棄生命的哈爾愛上她也不足為奇了,哪怕她一直是位老奶奶,哪怕她容貌普通。誰會不愛她呢?她确實是一位女巫,擁有相信和愛的魔法,像是哈爾秘密花園裡的藍天、白雲、芳草、繁花,又像是墜入他心裡的五彩流星。

蘇菲的與衆不同不僅在對待男主哈爾的态度上,更在于她被詛咒變成老奶奶後的态度。她先是震驚沉默,然後很快振作,為不造成混亂迅速決定離開自己生活的小鎮,她的生命力具有足夠的韌性,即使遭遇如此大的變故,仍能繼續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欣賞身邊的美以及給予周遭善意。她是個強大到波瀾不驚的人嗎?前半段或許會給人這樣的錯覺,但中段哈爾因為頭發變色自覺不美而自暴自棄時,她安慰不成沖他大喊:“我從來就沒有漂亮過!”然後跑出城堡淋雨哭泣,這裡的崩潰暴露了她極力隐藏的脆弱和悲傷,她畢竟還是一位少女,她對世界的美充滿了好奇和喜愛,從她剛入城堡時好奇觀看城堡通往各個城市的門就可見一斑,怎麼可能會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和年華?或許父母的離異、長女的身份讓她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想法,冷靜獨立,這類角色往往是活潑鮮豔角色的背景闆,比如蘇菲美麗受歡迎的幼妹。倘若沒有遇到哈爾,沒有奇遇視角,蘇菲的内心宇宙不會被大多數人所發現,所欣賞,但這并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和美麗,畢竟可是連詛咒人荒野女巫都驚歎:“怎麼變成了老奶奶還那麼精神”。哈爾與蘇菲的彼此發現也恰是電影的美感所在,再加上時空穿越的情節,命中注定般的相遇和等待更為他們的羁絆增添魔法般的瑰麗色彩,讓人着迷不已。

電影裡的看見,不僅是蘇菲與哈爾的彼此發現,更在于更多人對世界的看見,當莎莉曼說:“這場愚蠢的戰争該結束了”,當鄰國的王子解開詛咒也準備回國結束戰争時,這場看見也算塵埃落定。基于私欲和占有的愛引發人類的争奪和戰争,而基于看見的愛中止了戰火,也正是這樣的愛使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