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的電影,總能關注到印度的一些社會問題,業内稱之為“印度良心”的男人。同時,這些社會問題的底層思維和我們的日常有着高度的相似,可以說是全世界都操着同一顆心: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家長。
比如他拍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這三部影片都是以教育體裁為背景,也是阿米爾·汗的經典代表作。近年他表示很希望拍一部中國作品,我真的很期待。
說到期待,是因為阿米爾·汗在表達的時候,他總能站在問題角色的視角,把那些被你在生活中忽視的内心表達給你看,尤其是對于還在摸着石頭過河的家長來說,影片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反複自省:“你關注過嗎?你理解過嗎?”
但講真道理誰都懂,懂太多往往就油鹽不進,如果不是鳥叔邀請,要不是阿米爾·汗,我真沒有看的意思,不就是那麼個事兒嗎,不就是自我反省嗎,但是現實有多殘酷,節奏有多緊張,我為什麼要拿時間天天反省,按部就班随大流有什麼不對?
所以育兒類作品的觀後感很容易寫成檢讨書,但問題是痛定思痛後,一關機還是一切照舊,你無法自拔難以脫俗——如果你想改變的是孩子或者是别人!很多時候,關系是相互的,你讓一步,對方如果沒有回應,你更難再讓一步。問題就在這裡,如何感知回應!是去改變對方,還是調整自己?
影片的内容是老套的問題兒童的蛻變成長。8歲的伊夏,在經曆了包括父母在内全世界的唾棄後,幸運的遇到了一位能讀懂他内心世界的老師,經過針對性的調整教育,讓伊夏重回自信的美好故事。
它擊中的是所有家長的内心的痛點:我的孩子,我到底要怎麼做你才能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注意是“我想要的樣子。”除了本片,《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也是一樣,矛盾都在于讓孩子變成家長的“我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孩子想要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說“愛一個人要如他所是”,但在現實面前,尤其我們這一代人到底要如何做父母?這一問題簡直就是無從參考。
要知道,我們的父母是窮一代,我們非常努力地打拼到今天,好不容易擺脫了窮日子,我們有很強的幸福感;但我們多數還沒混成富一代,因此伴随我們的還有深度的危機感。
我們很想把自己成功的模式傳達給孩子,讓孩子能少吃點虧,我們卷也好,躺也好,統統都被當下的得失所左右着,焦慮如影随行,以至看不到長遠,又談何要怎麼做呢?
顯然,影片也沒有直接給出答案,這是阿米爾·汗的魅力之處,每個觀衆都有不同的理解,于我而言,我看到的是:用心在溝通,用心去感知。如果你内心已然有一層标準在,你怎麼都看不到孩子的世界,你的标準就是你和孩子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知名作家蔣勳曾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動作都有它背後的理由,如果你讨厭一個人,你去把他寫下來,當你耐心的去書寫一個人的時候,你用邏輯去組織他的行為時,你會發生他并沒有那麼讨厭,你甚至會感歎,原來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理解歸理解,很多時候家長也承認孩子是ok的,但現實的玩法不是這樣,就像伊夏的爸爸所說的:“沒有好的學曆沒有好有工作,你拿什麼生活?”真真老師在現場說:“家長要有足夠強大的安全感,你才能給到孩子安全感。”
這真的很容易,但真的也很難,甚至很多家長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比如我們家爸爸,我問他看過後什麼感想,他說:“教育是老師的事。”我聽到後真的很崩潰,這個我曾那麼崇拜的男人,在育兒的觀念上我們似乎沒有什麼交集可言……
本來,我參與觀影明明是來自救的,但爸爸這一句話怎麼就讓我這麼深感絕望了呢?鳥叔隔屏提點道:“關注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啦。”是,這句是重點,任何時候理清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冷靜思考自己的感受,其實是給不到孩子安全感的,真誠的互動是所有溝通的底色,這是我認為影片最值得讨論的地方。
至于到底要孩子如何做,統統都是方法論,而方法論的執行各大機構早就把套路整得透透的,家長要做的是向内的自我感知,進而感知孩子的回應。
隻有先讀自己,才能讀懂孩子,互動才會良性。沒有誰天生就是合格的家長,評價家長成功與否有很多标準,有金錢、權利這些世俗的身外物;也有走心、虔誠的心靈感應;你要的是哪一種?
選擇如果違背内心,結局注定是痛苦的;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内心,思考過自己的選擇?
南平有位康複的抑郁症女生,她發視頻說:“我很感謝我的爸爸,發病期間我做什麼他都支持,我也知道自己總在傷害自己,我也自責,我甚至想放棄生命,但我的爸爸從來沒有嫌棄過我,更沒有苛責過我,我們甚至還認真讨論過我的葬禮,我感謝他對我的理解,對我的全盤接受。”
說這些的時候,小姑娘全程微笑,我相信她是真的走出來了;但我卻看哭了,要跳出世俗全盤接受這要多強大的内心?!我很佩服,也很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家長,這樣的人!
很感謝鳥叔,也很感謝大家在群裡持續的熱情、真誠地交流,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并不成熟,如有不同見解,請留言,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