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英文原著後,又看了johnny depp的電影版。像玩找茬一樣,記錄了一些我印象深刻的兩者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塑造,尤其是巧克力工廠老闆willy wonka。

電影版通過查理的提問,增加了willy wonka的童年回憶,他從小有一個很嚴厲的牙科爸爸,爸爸不準他吃任何巧克力、糖果之類。但willy非常喜歡巧克力,于是他決定離家出走,開始了自己的巧克力職業生涯,并再也沒有見過父親。這導緻他心中有一個結,他說不出“parent”這個詞,他不相信家庭,認為夢想高于家人,夢想是需要犧牲家人,一個人去實現的。缺失的父愛,也使willy有一些社交障礙症。在電影裡,他話講講不清,需要看小紙片給小朋友和家長們做tour guide。情緒也有些不穩定。在準備将工廠交給查理的時候還不允許查理帶家人去工廠,最後在查理的幫助下,才真正了解到父親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解開了心結,允許查理一大家人住在工廠。

這些在原著中是沒有的,原著中willy的口才非常好,和小朋友見面的時候非常禮貌,用各種不同的詞彙表達自己見到每位小朋友的開心。結尾也是很痛快的和查理一起去接家人住進巧克力工廠。個人認為電影版這樣改增加了電影的戲劇性和飽滿度,讓電影變得老少皆宜。即使是作為成年的我們,看到電影版時,也會去反思我們是否曾經因為父母的表達方式有問題而誤會了他們的好意。

其次,電影版對其他4位小朋友“壞”的呈現更誇張。原著中ticket上是說每個抽到獎的人參觀完工廠後,都會收到 一輩子都吃不完的糖果和巧克力,并沒有提到有一個特别大獎。而電影中的獎品隻有一個人才能獲得。這導緻了小朋友之間的“惡劣”的競争氛圍,他們的“壞壞”也因此很誇張。原著中就比較溫和,甚至我在閱讀的時候并沒有讨厭任何一個小朋友。

除了人物塑造上的不同外,以下是一些我認為比較重要、有意義的不同(也許有些大家已經在别的帖子中看到過):

1。

原著中爸爸的工作是在牙膏廠給牙膏擰蓋子;

電影中補充了爸爸會把歪瓜裂棗的牙膏蓋帶回家給查理,查理用它們做了一個白色的巧克力工廠模型 。這段體現了查理心靈手巧的一面,爸爸和查理都非常可愛。查理是從骨子裡憧憬巧克力工廠啊。

2。

原著中隻提到外公joe非常了解巧克力工廠;

電影中是說joe曾為巧克力工廠工作過,見過willy本人。

3。

原著中查理想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生日禮物——巧克力,但家人都拒絕了查理的好意;

電影中家人接受了,每人都分到了一小塊,然後一起吃。是非常有愛的一幕啊。

4。

原著中爸爸失業是因為牙膏廠破産倒閉了。

電影中爸爸是因為牙膏廠工業革命機械化而失業了,後來他又回到了牙膏廠,作為機械維修師。

5。

原著中查理撿到錢之前,他們一家人已經非常饑寒交迫,因為爸爸突然停職了。查理非常非常餓,意外撿到錢後,查理有觀察一下附近,覺得那是沒有人要的錢,髒不垃圾的,于是才決定用這個錢去買巧克力。

電影中沒有反應查理當時的窘迫程度,讓一些網友質疑他怎麼不拾金不昧?撿到錢就立馬去買巧克力。換做是我,餓成那樣了,我也會直接揣腰包的。

6。

原著中查理用剪刀的錢買了第二塊巧克力才中獎;

電影中查理買的第一塊就中,運氣太好了。

7。

原著中查理中獎後,跑回家與家人分享,全家人很快就做出決定讓joe和查理一起參加。

電影中查理開始是拒絕的,他想要換錢來支持家庭度過難關,但家人勸說了他,說這個世界上錢到處都是,但參加巧克力工廠的機會卻隻有5個。家人的金錢觀非常正确啊!!!這個價格觀适用于我們所有人!

8。

原著中的mike隻是看電視上瘾,身上有很多玩具槍;

電影中的mike 變成了愛打槍擊遊戲,并且有暴力傾向的小惡魔。和工業革命背景一樣,這使電影多了一些現實意義。

9。

電影中增加了很多國際文化元素,比如摩洛哥和日本搶巧克力的鏡頭,Violet打跆拳道的鏡頭等等,都讓電影變得很豐富。

以上!

大家不覺得小矮人很像小黃人嗎?都像是現代社會裡的工廠裡的會講話的螺絲釘而已,不用給工資,而且還任勞任怨的工作,還和老闆的關系特别好,忠誠度100分!

不過小黃人簡直太可愛了!電影裡的小矮人着實有些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