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澹台燼進入了夢妖的夢境中。
在這裡,他有溫柔美麗的母親、疼愛有加的父親、唾手可得的皇位、平等論交的友人。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
這讓從不做夢的澹台燼開出了魇之花。
因為,這根本不是夢,而且澹台燼有生以來的求不得。

此刻的澹台燼平靜安适。
這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愉悅情緒也被推到最高點。
再轉身時

支撐這一切美好幻象的核心人物——月阮阮已經陳屍眼前。

澹台燼先是不可置信

然後跌跪下來,看到了滿手鮮血。
身形顫抖。
這是澹台燼在恐懼。
因為,此時澹台燼盡管身在夢中,但是他冥冥中,已經知道會發生什麼。
後續種種已經在夢外一一發生過了。
心理防線開始動搖。

首先,出場的是澹台無極。
在真實世界裡,也是第一個厭棄他的人。
橫劍立頸。
“你這個弑母的孽畜!”
如果可以,月阮阮是澹台燼最不想傷害的人。
而此刻,夢中曾經愛他的父親執意要将這個罪名按在他的身上。
澹台燼無措又委屈地辯解“我沒有害死母親...”
卻被澹台無極揮劍擊倒。
澹台燼身形半伏。
既是被物理擊倒,也是精神被擊倒。
失去母親的痛苦疊加上來自血親的詛咒,成了逼澹台燼墜入深淵的第一擊。

接下來,出場的是荊蘭安和瑩心。
“蘭安,别走。”
“你就是個怪物!”
“别走...”
澹台燼被擊倒的身軀伏得更低,仿佛被壓上了什麼重物。
生命中能取代母親的人,抛下了他。
澹台燼的情緒從委屈變成了茫然。
他不明白,明明是他受到了傷害,失去了最愛他的母親,為什麼他還要被罵“怪物”?
這是逼澹台燼墜入深淵的第二擊。

最後,蕭凜出場。
澹台燼視蕭凜為友亦為師,樣樣學之。
此刻,他已站在懸崖邊,靈魂幾近破碎。
他原本幾乎伏到的身體微微擡起,就像帶着絕望中最後一絲希望,向蕭凜神出手。
“蕭凜,你救救我。”
蕭凜殘忍又準确地開始誅心:父慈子孝、衆星捧月都是假的。離開了這個夢境,沒有人會在乎你,更沒有人會愛你。
澹台燼最後能指望的人終于被證實隻是一根稻草,沒辦法渡他回人間。

澹台燼微微揮着手,貼地伏倒。
聲音更小、氣息更弱地說:“我知道,我隻是感受不到。”
此時的澹台燼沒有情絲,但他的眼睛卻在傳遞着恐懼。
他在恐懼什麼?
情緒被凍住的人,隻有本能。
本能想“活”,本能已經感受到深淵已經張開了嘴。
他無力的反駁是他最後的求救。
蕭凜繼續誅心:
“如果沒有你,你的母親不會死,你的父親不會痛失所愛,蘭安不會在深宮中蹉跎歲月,瑩心也不會受盡侮辱。他們都是你最親的人...可他們都恨你...”
“你感受不到人間美好,你唯一活着的意義就是給他人帶來災禍...”

這個眼神裡,光在慢慢熄滅。
邪骨旁白又起:你要嘗盡這人間的苦楚...
澹台燼徹底向他的命運認輸:我不想再等了...
至此,心理防線全面崩塌。
對比一下,吃踩碎的糕點那裡,有個角度相似的鏡頭。

澹台燼眼神好整以暇。
應了那句“高明的獵人都是以獵物的樣子出現的。”
眼神完全沒有弱勢感。
再回到主線劇情。
澹台燼此刻已被逼下深淵。
蕭凜完成了第三擊。
從人生圓滿到身在深淵,不過幾個瞬息。
落差卻如此巨大。
澹台燼的心理防線徹底被擊穿。

澹台燼帶着絕望後的平靜,
看向了匕首。

無力地擡頭又虛弱地垂下。
仿佛在鼓勵自己:再掙紮一下吧。
如同落網的蝴蝶,試圖揮動一下殘破的翅膀。
但不被期待的人生耗盡了澹台燼全部力氣和勇氣。

曾經倔強着想活的人,
艱難地直起身來,決定迎向他從出生起就糟糕不堪、不值得也沒有人願意拯救的命運。
最終拔起了匕首。

注意此處反握匕首。
這個姿勢其實不好發力。
對比一下,類似動作。

此處表現要表現“為救愛人,慨然赴死”,這裡是正握。
兩處對比說明什麼?
上官透是真的要去死。
而,
澹台燼,
一個被擊垮心理防線的人,
絕望到沒法活的人,
用這麼别扭的一個姿勢,
最後隻表明了一件事:
救救我!

原來還是沒有人來救我啊。
最後的暗示也沒有被發現啊。
合目。
澹台燼生命中能想到的人——父親、蘭安瑩心、蕭凜——沒有人能幫他離開這個以弑母為開端的惡夢,也沒有人告訴他,他配活着。
發力。

如此絕望。如此痛苦。
女主出現了。
抓住了匕首。
說:澹台燼,你不能死。
澹台燼陡然睜眼。
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出現了,說了澹台燼此刻最想聽到的話,盡管此刻的他不明白女主說這句話背後的真實意圖。
這就如同給在絕望深淵的人抛下了一根救命索。
黑暗乍破
天光傾下
從此,開啟了“一尺天光”。
也開啟了澹台燼的宿命。
有了這個“一尺天光”的因。
才會有“慷慨應命”的果。
才能“因果相續”。
感謝羅雲熙先生用他的演技立住了這個起點。
也立住了全劇的邏輯。
演技是什麼?
可能是“聲台形表”,可能是各種高大上的術語。
作為普通觀衆,這些我不懂。
我隻知道,羅雲熙先生用他的肢體、表情、動作、聲音等等,讓我真切地被傳遞到了澹台燼這個人物“表”和“裡”以及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
在這部劇中,羅先生掏空自己,把澹台燼從一維變成三維。
我,作為觀衆,被這種有誠意的又極富沖擊力的表演震撼着。
我也掏空了自己的情緒來回應這種振蕩。
以至于在完結之後,提不起勁頭去做那些曾經愉悅我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看書、遊戲等等所有能産生“喜歡”這種情緒的事情)。
實在是因為情緒愉悅上限被拔高了。也就是常說的“走不出來”。
就像饕餮盛宴之後,吃什麼都平淡無味一樣。
羅雲熙先生曾在采訪中說:不要怕被刀,要享受每一種極緻。
我感受到了。
在這樣的頂級情緒狂潮中,我可以原諒小月亮的一切不完美。
就像我會因為一盤絕頂珍馐,
原諒這家飯店還在裝修;
原諒配菜什麼玩意兒;
原諒垃圾服務;
原諒桌邊吵吵鬧鬧;
以及時時刻刻被創。
我喜歡會自己講故事的圖片。
這些圖片又會勾起我如海嘯般的情緒共振。
我總會被這些吉光片羽般的碎片抓住,
然後,随之起伏。
各位,一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