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号,廈門,今天去看了告别場的臍帶,看完以後百感交集,出影院後在中山路一片步行思考:我會這麼理解評論這部電影......于是在回去的brt上寫下我看過後的感受。我總是覺得沒有拉過片怎麼能寫影評,于是擱置了很多很好的片子,于是決定看過就記下及時的想法作為我自己的記錄,也記錄我在不斷觀影中的成長,亦,給看過的片子留下印象,并,浩如煙海的片子不是每個都有機會拉,為不辜負我的觀影,有感觸的就留下片段。(放下對專業和絕對的追求)

我一開始并不感興趣去看這部電影,出于對中國院線的失望,我偏見的認為院線放不出什麼好東西,畢竟要考慮受衆。最後我出于對告别場的興趣還是來了。看完之後,覺得沒有極其滿意當然也是超出預期很多。我個人覺得片中設計的:在劇場聽馬頭琴,拿到袍子,還有小羊突然出現,這些都有點做作的意思,就是母親對于自然的愛護這個設計有點造作,覺得導演有點設計的太明顯而不夠自然。不過其實根據導演自己想要表達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還有人生的偶然性這兩個點,再加上母親的阿爾茨海默氏症,這些疊加起來又能建立順暢的合理性。雖然有感覺導演設計的劇情自然性還不夠順暢但是我覺得也還不錯。

房子車輛草原是這部電影的現實空間,而家是這部電影的虛拟空間,繩子是抽象紐帶在聯通這兩個空間。明顯三個房子(哥哥的房子,老房子,和蒙古包)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家的概念的穩固體,在時間性上逐步遞減,在往回追溯,現代的,過去的,更古老的,而再向前追溯就追溯到了草原,追溯回自然,追溯到了根,整一部電影在不斷的削減房屋這個空間這個概念,也是在把加在人身上的重重身份給削掉,回歸到自然之中去。(導演說也有在讨論自然和人的關系,我的理解是這樣)尋根,尋找故鄉這個概念這個記憶,對于那個草原上的民族而言仍然是尋到了那片土地上,也許不僅是那個民族,或許現代人在追尋自己追尋根的時刻仍會回到某片土地,而非某個居所,這也許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交界處,又或許人這個生命和所有生命一樣屬于自然。

臍帶,有一幕很有意思,母親在孩子們身邊轉,把兩個孩子綁在了一起,三人連作一處,他們似乎回歸到母體,最初孕育的時刻。這跟臍帶與最初母親的臍帶是反向的,是她的兒子建立了這根反向臍帶,這是每一個孩子的困境,ta們一生也放不下舍不得的和母親的聯系,母親/母體就是ta們情感的根。與其說這是一部女性議題電影,不如說這是一個家庭/生死議題的電影,區别于傳統視父母放開孩子的視覺,讨論孩子怎麼放開自己的父母(母親)。ta們如何去面對告别,面對失去,面對死亡。人的生命避不開和家庭的羁絆也避不開尋找自己的根的旅途,不過終是自我完成和不斷的告别與切斷,就像最後男主切斷和母親的臍帶,他的尋根和他的生命在那一刻又誕生了一次。(臍帶的設計真的很好,人的一生經曆了兩次出生一次是真的從母體誕生,另一次是和母親告别,一生一死,人的生命不斷在面對死亡和告别也不斷在面對自己新的生命。)

臍帶還孕育的是家庭,一個已經逝去的母親的家庭,一個仍牽絆着的我哥哥和母親的家庭,一個哥哥的已經形成的家庭,和男主自己将要形成的新家庭,家庭的羁絆被臍帶連接在一起,漸漸孕育,一代又一代家庭被不斷循環往複的孕育,這個臍帶的故事也就不斷的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