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命10年》改編自已故日本作家小坂流加同名小說,由小松菜奈和坂口健太郎出演;作家小坂流加長年深受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PPH)所苦,其遺作《餘命十年》便是将自己的病情寫入故事中,可惜的是在該小說出版前,小坂流加便先一步離世。這部劇如其名的電影作品早就坦率将悲劇的内核展露無遺,它就是一部催淚悲劇,藉由絕症所帶給女主角茉莉的絕望,去講述生命與時間的議題。20歲的茉莉因患病被告知僅剩10年壽命,為了不對活着這件事抱有執念,她決定不再戀愛,直到她在同窗會與和人相遇并相愛,她幾次決定放棄生命,但在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支持下努力抗争。日本影視作品特有的細膩和膠片感的拍攝,将故事和畫面非常完美的貼合在了一起,讓觀衆在已知的結局中被過程中的起承轉合深深觸動。

...
“我曾經想過死去,但是因為你,我想活下去”這句話并不是身患絕症的女主角茉莉說的,而是在男主角和人第二次對茉莉表明心意的時候所說的話。比起和人對于茉莉的很多鼓勵和守護,茉莉對于和人的整個人生起到的作用似乎更大。在電影的設定裡,和人是一個與家人斷絕關系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青年,他甚至沒有什麼朋友,在經曆了被公司解雇後渾渾噩噩的生活。他選擇輕生後被救到醫院裡,也隻是由父母聯系了同在東京的朋友前來探病。而茉莉雖然擁有比其他人短暫一些的人生,但是,她卻擁有着愛她的家人和朋友,她的爸爸媽媽和姐姐都始終在身邊支持着她,她的朋友們及時兩年未見仍然十分親密沒有隔閡的相處。在和人和茉莉相互的治愈中,其實很能體現出日劇一貫的内核:一無是處的我和平凡無奇的你相遇,讓我們兩個人的世界都被點亮的閃閃發光了。

...
其實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裡,不排除男主角演員坂口健太郎演技的原因,關于親情和友情這兩條線甚至比愛情線更加出彩和完整。在整個與病魔抗争的過程中,其實很少看到和人的參與,有和人出現的畫面,總是甜蜜的,開心的,是積極面對世界的;反而茉莉的朋友們和家人們總是一如既往的陪伴她度過很多至暗時刻,無微不至打電話的爸爸,每天準備低鹽低油食物的媽媽,一直為了妹妹治病而搜尋各大資料的姐姐,還有誇贊茉莉寫作能力幫助她找到一些在出版社兼職寫作機會的閨蜜。親情友情的部分在這部主打愛情片的124分鐘裡,其實瓜分掉了一半以上的重量讓我感動。我也覺得是因為加入了親情和友情的元素,才會讓整個環節更加的圓滿和真實,讓愛這個命題的維度更加的延展。

...
茉莉給10年後的信上寫:要度過精彩的人生哦。和人給10年後的信上寫:成為大人之後,也請快樂的生活下去。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們都過上了自己14歲想要過的人生,也沒有過上自己14歲想要過的人生。《餘命10年》把故事圍繞在隻剩10 年壽命的女主角茉莉身上,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會去世,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時間」和「生命」這兩個核心的詞彙,是每個健康的人同樣需要面對的困擾和問題。我們和茉莉不同,無法倒計時自己的生命,我們不知道自己還擁有多少時間,所以會無意識的浪費掉自己的時間,但其實,人生短短幾十年,每一天都應該被同等珍惜和利用,去完成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
《餘命10年》在國内上映的時候改名為《餘生那些年》,選擇了520這天上映,并且宣傳海報上加上了「我最喜歡你」的字樣,這樣的改動确實能更貼合情人節的商業化設定,但日本版的海報上「她活到最後一年,就像人生的開始一樣」的這句話,其實才更貼合整部影片的内核,才是小坂流加真正面對生死的勇氣的最好表達。在電影最後的滾動字幕中,小坂流加這個名字緩緩升起。小坂流加年僅39歲,于2017年去世,她生前并沒有任何一個男朋友,也就像她在電影裡說的那樣“人生隻有一次,遇見你愛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迹。”而她本人的人生中并沒有這樣的奇迹。在原著小說中,對于男女主的設定也和電影中有偏差,小說裡的茉莉是一個喜歡cosplay的女孩,小說中文字表述會更直觀于電影的改編,更能展現她作為一個病人内心的糾結,會随着女主情緒的轉變大開大合,更加細膩的展示茉莉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微信閱讀上面看這部小說)

...
總的來說,不管是電影的改編還是原著小說,都是一部給人感動可看性很強的作品。看完之後相信每個人都會對生命的價值有自己最新的感悟和理解。願每個人,成為大人之後,也可以快樂的生活下去,度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