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童心理抓的比較準吧,至少大事件上的心理發展方向對勁。結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章魚噼有能力但認知不成熟,與孩子們無異。在這個由父母導緻的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在不解決父母問題的情況下,孩子們是沒有解決方案的,動畫敏銳抓住了孩子們的無辜和無力。結尾寄希望于二者以同受欺淩的心理共鳴來和解,其實大家都知道在現實中基本不可能,但從孩子們身上确實看不到達到幸福結局的可能性。成年人可以看到父母關系對孩子的巨大影響,從孩子視角審視自己的行為;孩子可以讀懂霸淩時讓人心底升起的害怕,從而遠離霸淩。非常好的片子。

另外,章魚噼為什麼有原罪?因為章魚噼其實代表的應該是現實中大人在處理小孩之間矛盾時所扮演的角色,即以純真善良無攻擊性理解孩子,認為孩子之間的矛盾不過是玩笑打鬧、哄一下就好了,這種對孩子心理傲慢的偏見不僅沒有化解矛盾,反而推動着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原罪在于章魚噼(成年人)有能力解決矛盾根源,但因為傲慢的偏見和成人對孩子的不理解而未能及時避免矛盾爆發,因此有原罪。